巴菲特的黃金理想主義 |
發布日期:12-03-12 08:19: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錢經 作者:李京紅 |
因此沒有能力消費每年新增的產能。二是黃金不支持人類創造性的發展。我們現在擁有一盎司黃金,100年后還是一盎司黃金。所以他不認為黃金是抵御通貨膨脹最好的武器。 在某種程度上我非常同意巴菲特的看法:如果每一個投資者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夠投資到第三類資產,黃金需求一定會大幅度減少。可惜這是一個非常不現實的假設。首先很多國家的儲蓄者根本沒有機會投資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耕地和公司股票。第二,像耕地、房地產和好企業等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資產也都存在運營方面的風險,誰能保證埃克森美孚公司100年后還像今天一樣盈利呢? 第三,即使股票是100年里回報最高的資產類別,也曾經歷20多年的周期性下跌。 其實投資者從來不需要也不應該對股票或者黃金做出完全排他的選擇。持有實物黃金雖然不一定賺錢,但至少能保持長期購買力。而黃金的另一個優勢則是在一個國家貨幣系統出問題的時候,保證儲蓄資產的安全和隱秘,避免成為一國政治的犧牲品,這一優勢在全球債務問題愈演愈烈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實物黃金之所以沒有利息或者紅利收入正是因為投資者對黃金有完全的控制權,而股票債券等其他紙面投資產品都意味著投資者把支配權交給了別人。如果你把黃金租借出去,也一樣能收到利息。再進一步來講,巴菲特就能保證他所投資的企業或者資產100年后不被所在國政府大舉征稅、解散、重組或者沒收嗎? 我其實非常同意儲蓄的實物黃金在適當的時機應該更多地變成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資產來創造更多財富的觀點。而這個時機應該是黃金處于泡沫而其他盈利資產都在谷底的時候,我希望自己能抓準那個時機。記住巴菲特引用的一句諺語“聰明人在開始的時候做的事兒,傻瓜到最后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