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牛市言之尚早 |
隨著澳大利亞央行調升指標利率25個BP,市場開始對長期通脹趨勢擔憂不已。通脹真的不可避免?黃金(231,-2.48,-1.07%)價格還將迭創新高?美元還將大幅貶值?我們認為,2009年底的大宗商品和黃金行情不可能演變為部分市場人士期盼的2003年-2007年的長期牛市。 上述一系列問題都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密切相關。由于世界經濟格局的歷史演變,美元成為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商品的標價貨幣和貿易媒介,就社會發展狀況、經濟狀況、制度因素和政治因素來看,世界上還不可能存在另外一種媒介能夠替代美元。 美元在經歷了這次金融危機沖擊后,地位并未受到實質性的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說,地位還有所加強,世界各國對美國的貨幣政策管理狀況雖然屢有抱怨,但也無可奈何。 美國貨幣當局的政策仍是“坐直升飛機撒錢”,伯南克作為當初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設計者對未來將會引發長期通脹的結果了然于心。經濟衰退和嚴重失業迫使伯南克延長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時間,但是超過12個月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美國的通脹率在明年二季度超過2%,失業率在一季度達到10%后見頂,則貨幣政策很有可能在二季度逆轉,由目前的危機狀態轉換為中性狀態,這將是比較可能發生的情景。 通脹就意味著長期中經濟嚴重衰退,這是所有人懼怕的結果,在短期中迫于壓力采用的寬松貨幣政策必將退出。屆時,美元會出現一個比較長期的底部,消化2008年至今執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大宗商品和貴金屬也將形成一個超過6個月的頂部。因此,我們認為2009年底的大宗商品和黃金行情不可能演變為部分市場人士期盼的2003年-2007年的長期牛市。 回到澳央行加息的問題上來,這是面對澳大利亞現實經濟狀況的一個理性選擇。由于利率維持在3%,這一近50年的低位,澳大利亞已經出現了房價大幅回升和通脹抬頭的情況,如果不恢復到中性的貨幣政策,必然導致經濟復蘇在通脹中變成滯漲,隨后大幅衰退。 澳元短期內的升值,特別是兌美元的升值,確實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但這顯然不可持續,匯率是兩國貨幣動態調整的結果,而不是靜態的,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也必將導致美元的升值。所以可以判斷,澳央行的加息不會成就大宗商品的新一輪長期牛市。 關于貴金屬,特別是黃金的走勢,有必要說明的是,已經沒有必要將黃金視為一種特殊商品,甚至是貨幣屬性的金屬。在金本位崩潰后,黃金已經失去了保值貨幣的屬性,只是部分人的觀念上還留有這樣的概念,任何為金本位制“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