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你要跑贏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這是當下的一句流行語。近期,國內房產調控政策不斷出臺,股市也長期徘徊,社會資金急需尋找出路。隨著CPI指數不斷走高,通脹壓力加大,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保值避險功能明顯的黃金產品。金價上漲能否跑得贏CPI?家里藏金能否保證資產安全?本報記者就此獨家采訪了相關專家和黃金分析師,請他們就此發表看法。
金價43年漲了30多倍
記者:今年物價上行壓力不小,管理通脹預期難度加大,如何看待黃金保值功能?
張炳南:黃金保值功能,是由其本身所具備的規避風險的特質帶來的,在所有的金融資產中,黃金是唯一非借貸形成的資產,沒有違約風險。從1968年國際金價市場化后,金價從當年的35美元/1盎司漲到現在大約1300多美元/1盎司,漲了30多倍,而從美國及全球的物價來看,并沒有上漲這么多,可見黃金的長期保值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金價從較長時間來看可以跑贏物價,但從短期來看則不一定,因為金價是不停變動的。一般而言,我們發現,在經濟熊市中金價要比物價漲得快,牛市則相反。
轉播到騰訊微博 
|
劉山恩(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
劉山恩:與黃金不同,人們大量擁有的如證券、貨幣都是信用資產。實物資產和信用資產在價格上基本呈逆向運動規律,信用資產堅挺時,黃金的保值功能就更為隱性,當信用資產疲軟時,黃金保值就更為顯性。而金價和中國CPI的關系,要一分為二來看,事實上,金價更多的是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但是CPI的漲幅對消費者的心理是有影響的,當CPI上漲時,消費者要求保值的欲望就會上升。
一季度可逢低分批吸納
記者:各位對金價走勢如何判斷?加息等一系列經濟動作,對黃金價格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張炳南:黃金的價格是波動的,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但是我們要看到,全球對黃金需求都在上漲,最近兩年,全球的中央銀行從10多年來的凈賣出方轉為凈買入方,同時,全球私人資本對投資性黃金需求每年的漲幅都在30%以上。另一方面,對供給而言,經過幾千年的開采,黃金開采難度加大,資源變得更加稀缺。這樣的供求關系將決定黃金價格在較長一段時間的走勢。從維護國家長久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的角度,我們鼓勵藏金于民,如果家里沒有一定數量的黃金實物,那么什么時候購買黃金都不會晚。至于近一段時期國內一些如加息等旨在抑制物價的經濟手段,當然會導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