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再創調整新低 風險還是機遇 |
德國可以接受更高的通脹水平以幫助解決歐元區危機的隱喻。 故再度回顧我們前兩期關于歐債和全球貨幣政策走向分析的周評,當歐洲新一輪釋放貨幣的可能性再度抬頭時,全球新一輪貨幣寬松的延續基本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故近期風險及金銀市場受短期法國、希臘選舉影響的調整可能是個買進機會。但筆者以為鑒于歐美股市過去幾個月逆基本面漲幅過大,可能存在強勢的反復,但未必能夠延續此前的中期強勢。而對調整相對充分的中國資本市場,以及調整相對充分的大宗商品市場、貴金屬市場等,筆者以為將構成買進機會。 上周媒體公布巴菲特并不看好黃金投資,我個人認為這是巴菲特對投資品種的喜好問題,并不代表對金價走勢的判斷。實際上,巴菲特在2009年黃金位于1000美元下方時,也不看好黃金,但并不妨礙隨后金價上漲至1900美元。通過消息面看本質,人之見解各不同,我想更多投資者是將巴菲特對黃金投資的喜好將其與對金價運行的前景畫上了等號。筆者是怎樣看待的呢?筆者以為巴菲特又被投機力量利用了,或曰巴菲特不看好黃金存在政治動機,但筆者更相信原因是前者。有一個事實投資者應該是清楚:那就是金融巨頭完全能夠操控媒體進行輿論導向或傳聲,以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還記得去年、前年中國一些民間呼吁調控房價的報告會,以及不少關于房子質量問題的后續追蹤,媒體要么是被房地產商警告不能參與或不能進行后續報道,否則不再投放廣告相威脅,媒體幾乎全體屈從。不少記者感嘆有心無力,基于報社經濟前景考慮,領導不讓這樣做或繼續這樣做。可見,金融團體是完全能夠控制媒體進行輿論導向的。關于巴菲特不喜歡黃金投資,天下人都清楚,投機主力同樣清楚。故當投機力量認為有比必要利用這一點時,便會支招媒體去采訪巴菲特對黃金投資的看法,巴菲特當然會秉持他一貫不喜歡黃金投資的論調。但媒體則可能將巴菲特不喜歡黃金投資“添油加醋”地解讀為巴菲特看空黃金后市,即達到了利用巴菲特名人效應進行黃金市場誘空的目的。投資者會認為,投資大師巴菲特都不喜歡黃金投資,金價后市豈不將迎來熊市,結果低位籌碼全被投機機構騙去。故筆者以為巴菲特被投機力量利用了。回想巴菲特09年也不看好黃金投資,當投資者在1000美元下方丟掉籌碼后,金價上行至1900美元是何感想?不要怪巴菲特,他僅僅是被利用了而已,他僅僅是客觀表達了自己的投資偏好。就像巴菲特投資股票一樣,偏愛傳統行業股票,不喜歡投資高科技股票,但并不代表類似微軟的高科技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