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的“黃金”照得投資者眼花繚亂 |
發布日期:10-12-10 08:55:4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
的貨幣。黃金市場是24小時交易的市場,可以根據兌換比價隨時兌換為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尤其是在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時,人們對黃金避險投資的熱情急劇升溫。翡翠、玉石雖然昂貴,但是沒有專業知識難以辨別真偽,與翡翠、玉石相比,黃金更具保值升值特點且更容易變現。記者在菜百與一位購買金手鐲的馮女士聊天,這位馮女士給記者分析道,黃金體積小容易收藏,而且放在家里有開運、鎮宅、瑞富等吉祥的含義。
再次,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提高,黃金飾品從奢侈品轉變成投資。菜百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把黃金飾品做到從幾萬元的大型掛件到幾百元的小吊墜應有盡有,價位的差異化,讓黃金飾品的消費層面進一步擴大了,有效地拉動了黃金珠寶的消費。 黃金投資猶如擊鼓傳花 中國的黃金產量在世界位居第一,黃金消費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但是人均黃金的擁有量非常低,不足4克,空間還很大。鑒于中國黃金市場未來廣闊的成長空間以及通貨膨脹的壓力,王春利憑借20多年經營黃金的經驗分析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國際上戰事不斷、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情況下,黃金投資還會持續升溫,購買黃金的人數仍將持續增加。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老百姓的理財觀念一直在嬗變,投資股票市場,股市低迷,低得讓人心有余悸;投資樓市,房價高得讓人望而卻步;銀行存款,擔心通貨膨脹。所以有的老百姓就選擇了投資黃金。 北京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成為拉動北京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力量。今年1至10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043.6億元,同比增長16.5%,消費熱點主要集中在汽車、石油、金銀珠寶、家具、電子出版物五大領域。金銀珠寶仍是北京人購買的熱點商品,繼續拉動北京消費品市場快速增長。隨著“元旦”“春節”雙節的臨近,賀歲金制品又將迎來一個銷售高峰。 自古以來,黃金作為抵御信用風險的最佳貨幣工具被使用。我國從1985年以后開始取消黃金管制,在1985年至1999年的漫長時間里,黃金主要是作為首飾等消費品的形式出現的。1999年,菜百千禧金條的發行樹立了中國黃金投資史上的里程碑,黃金從此以投資的形式走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之后,又隨著生肖金條、生肖金幣的發行,老百姓逐漸認識到黃金不僅可以用于佩戴,還可以直接儲存保值,所以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熟悉了黃金投資的概念,也就出現了“ 金民”。但是,目前金價已經創“歷史最高”,黃金投資就猶如擊鼓傳花,最后花落誰家,沉甸甸的黃金就會砸在誰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