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重要。
缺乏監管
盡管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顯示黃金交易商操縱了倫敦金定盤價,但是經濟學家和學術研究者們表示,倫敦金定盤價這種定價方式已經過時,很容易被操縱,而且缺乏直接的監管。
“這是我見過的最令人擔憂的定價方式,”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羅莎·阿布朗特斯-梅茲在2008年的論文中曾寫到,“倫敦金定盤價被少數幾個直接經濟利益相關企業控制,而且幾乎沒有監管——定盤價由幾個企業通過不公開的電話溝通信息后確定下來。”
一家由五大定價行控制的公司——倫敦黃金市場定價公司每天公布倫敦金定盤價,這家公司沒有永久雇員。
定價行不置可否
對于倫敦金定盤價是否被操縱遭調查的消息,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及法國興業銀行均未置評。英美兩國的監管機構也未公開置評。
加拿大豐業銀行則表示,該行“擁有根深蒂固的合規文化以及一直在努力完善其現有業務流程和服務”。
在其網站公布倫敦金定盤價的倫敦黃金市場協會首席執行官斯圖爾特·默里表示,該機構沒有權利和義務對定盤價做出評判。
定盤價的形成
倫敦黃金市場每日兩次的定價制度始于1919年,那一年的9月12日,倫敦五大銀行的代表首次聚會于羅斯柴爾德銀行在倫敦的辦公室,開始制定倫敦黃金市場每天的黃金價格,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五大定價行聚會的方式現在改為電話會議。五大定價行每天制定兩次金價,分別為倫敦時間上午10時30分和下午3時。
五大定價行輪流作為定價主席,一般在定價之前,市場交易停止片刻。此時各金商先暫停報價,由主席根據前一天倫敦市場收盤之后的紐約黃金市場價格以及當天早上的香港黃金市場價格定出一個適當的開盤價。其余四家銀行代表立即根據這個開盤價申報各自公司賬戶及其客戶買賣黃金數量。如果買家多于賣家,金價將被調高,進行新一輪申報,直到每家交易量達到50根金條(約620公斤)。定價交易就是在這樣的供求關系上確定出新價格的。定盤價分別以美元、英鎊和歐元報價。白銀、鉑金和鈀金也以同樣的方式確定價格。
在定盤價期間,交易員根據倫敦黃金市場定價公司公布的定盤價發出新的交易指令買賣黃金。
“非常有效”?
倫敦一家商品經紀商Marex Spectron集團公司貴金屬主管大衛·郭維特說,如果想不通過期貨市場一次性匿名買賣大額黃金,倫敦金定盤價這種方式是個機會,而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五大定價行的一個交易員認為,定盤價這種方式保護了定價過程,有組織地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