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投資方式將越來越多元化 |
國內六部委聯合推出《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對于該《意見》對中國黃金投資與消費的影響,國際上也傳來了樂觀的聲音。 “對于這個《意見》的推出,黃金業內是一致好評。”世界黃金協會(WGC)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表示。在他看來,該《意見》的推出有助于未來中國黃金市場流動性和投資產品的增加。 今年7月22日,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出臺了《意見》,明確了黃金市場未來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目前,國內可供投資的黃金產品有銀行紙黃金、各商業銀行代理的金交所現貨金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期貨等。但不少“誤入歧途”的投資者因為嫌國內黃金交易的保證金水平較高、交易的時段較短,轉而投向非正規的地下美盤金交易。根據他們的比較,國內黃金交易的保證金一般為10%~14%,而美盤黃金交易一般為1%~2%,似乎參與美盤更能以小博大。 “很多人嫌中國的黃金保證金交易交的保證金‘很貴’,其實這種‘貴’是保護投資者,蹦極是很刺激的,但你能不栓根保險帶就跳嗎。”鄭良豪稱。雖然他本人也是長期看好黃金價格,但同時也坦承,在金價上漲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大幅的回調,若參與保證金交易,一定要留有充足的資金保護交易頭寸,否則盡管長期的觀點正確,投資者也會因為短期的回調被“震出”市場。 除低杠桿的“抱怨”外,還有投資者認為國內的黃金投資渠道過少,如中國缺少國際上近幾年較為流行的黃金ETF。但在鄭良豪看來,中國內地的黃金投資渠道卻非常多,因為中國銷售金條產品的金店非常之多,這一點讓美國都自愧不如。他介紹,美國的老百姓原先也很難投資黃金,于是諸如SPDR GOLD TRUST等黃金ETF應運而生,迎合了美國的市場情況。 “中國的一般老百姓卻是很難投資美國的黃金ETF,但中國本身已經有很多投資黃金的渠道了,所以不要刻意去追求新品種,對于不懂的人來說,有些新品種參與的風險或許更大。”鄭良豪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