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市場雙效應下的黃金熱潮 |
發布日期:11-03-01 09:25:3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孫倩 |
貨的上市標志著政策方向的明確,表明中國對民眾進行交易性的黃金投資敞開了大門,交易性和實物性黃金投資相互輝映,中國黃金市場迅速成長起來。一年之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延期交易對普通投資者開放,進一步加快了市場發展步伐。近年來官方不斷傳遞的藏金于民的理念,政策方向明確而迅速的轉變,使得投資者迅速意識到市場形態發生了變革,更多的普通投資者由此進入了這個市場。 在政策進行了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只需等待一個合適的市場契機,就能夠順利實現全面打開中國黃金市場的目標,過去三年間的金融危機恰好提供了這個機遇。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機讓大多數金融市場頓失顏色,但國際金價在經過了危機初期短暫的調整之后,卻迅速走出了一波歷史性的上漲行情。 金融危機徹底暴露了國際現行貨幣體系的致命弱點,即貨幣信用嚴重缺失,此時黃金就成為了不可替代的信用標的。危機初現時,市場并未意識到其嚴重程度,到了2008年9月危機大規模爆發勢頭開始顯現,市場開始大幅振蕩,9月18日國際投行巨頭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國際黃金價格一夜暴漲12%。隨后,在各國政府向金融體系大量注入流動性、頻繁下調利率和啟動各種緊急援助機制的背景下,市場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但期望最終落了空,美國失業率持續維持在接近10%的高位,地產市場也不見起色。接踵而至的歐債危機令歐洲五國相繼陷入國家債務漩渦,同時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持續的量化寬松政策也使得各國輸入型通脹日益顯著。這一系列因素導致金價在最近三年間整體呈現持續上漲格局,迄今為止黃金價格已比2007年年底時翻了一番。 黃金在金融危機中異常穩健的表現,以及良好的收益率和較小的波動率,使其成為了投資組合中一個優秀的基礎配置品種。從目前發展趨勢看,黃金市場紅紅火火的好日子還長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