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品油價出人意料上調 |
中國平抑物價的聲音中,成品油價周三的上調有些出人意料。從這個調價舉措不難看出,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中國也正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輸入型通脹壓力。 成品油漲幅對短期的CPI影響有限,但隨著傳導效應的揮發,對下游及相關實體經濟的影響會在明年體現。國內通脹壓力未消,海外的輸入型通脹又升溫,中國在內憂外患下,明年的物價形勢恐難樂觀。 美銀美林亞太區經濟學家陸挺在最新的報告中稱,此次調價預計直接影響2010年12月的CPI同比上升0.03個百分點,之后幾個月的通脹率或因此上升0.1個百分點;诋斍暗膭幽,若無天氣上的重大變化,春節期間的CPI同比增幅可能在4.5%-5.0%附近。 發改委周二晚間宣布,從周三起將汽油和柴油零售價格分別上調4%左右。并預計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直接影響當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上升約0.07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中國第三次上調成品油價格。 中國能源網信息總監韓曉平稱,油價上漲對CPI的長期影響比較明顯,因為油價上漲會產生“蝴蝶效應”,下游相關行業的漲價將不可避免,尤其是煤價、電價的上漲壓力尤甚。 事實上,中國對通脹的容忍度有所增加,其將2011年CPI上漲目標設定為4%左右,高于今年3%的目標。 【據路透社文章綜合整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