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突破80關口 商品弱勢局面短期難以扭轉 |
過去兩周多時間里,商品市場多頭已經遭受到“垂直打擊”。最具代表的美盤“棉花糖”一度分別跳水了27%和20%,而看似溫順的CBOT大豆竟也暴跌了11%。雖然上述商品引領了新一波的商品調整,但較為樂觀的投資者仍將過去兩周時間里商品的暴跌暫定義為“漲勢中的回調”,該判斷最根本的依據還在于“弱美元”的預期。 這種美好的憧憬很快被美元的強勢反攻所擊碎。 上周五,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升至兩個月高點,歐元/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3200,美元/日元匯率則自9月底以來首次突破84點,而美元指數也終于收復80整點。此波炒作的焦點在于,投資者對歐元區債務危機最新跡象作出反應,并同時對朝鮮半島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感到擔憂,這都造成了美元的反彈。歐元區國家與歐洲央行正向葡萄牙施壓,要求其接受與愛爾蘭類似的救助計劃,這一消息推動美元兌歐元上漲近0.9%,反映了緊張局勢下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其實這波美元的反攻與2009年12月的情形如出一轍,當時美元憑借希臘危機的“東風”從不足75整點處急劇反彈,此后7個月的漲幅超過18%。雖然今年2~4月商品一度出現較大反彈,但在2009年12月至今年6月美元持續上漲的大環境中,主要商品價格仍呈現下跌趨勢,反應最為激烈的倫敦銅價在此期間曾出現多次大幅波動,總體下調約1000美元/噸。從美元指數的長期運行規律看,其行情趨勢性較強,技術性突破后的單邊走勢往往持續數月,這可能使得已經遭受創傷的商品回天乏術。 時隔5個月之后,美元與國際商品的類似聯動似乎又將開始,而國內商品市場的壓力可能將更加巨大。與去年年末外部市場疲軟的單一利空相比,今天的國內商品還將面臨貨幣政策收緊、國家調控物價和期市交易費率上調等多重打擊。業內人士稱,由于美元已回到80整點上方,加之國內利空政策頻出,未來一周的商品仍將維持震蕩下跌,如金屬、橡膠、棉花等前期較強的品種仍是空頭“重點照顧”的對象,操作上還應以逢高沽空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