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利比亞動武 “助燃”原油市場 |
其次,利比亞提供的“甜輕質原油”含硫量較低,因為其燃燒起來更為清潔且更容易被提煉為汽油,所以成為市場的緊俏商品,但這種商品可能很難由其它歐佩克成員來彌補產量損失。最后,更為重要的是,“當前的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中交易因素往往會超乎供需層面因素,而對油價未來走勢帶來重大影響。”王東說,在美聯儲等發達國家量化寬松政策影響下,大量資金涌入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市場,而日前日本央行為了避免地震負面影響大幅向市場“注水”,則使得全球流動性泛濫進一步加劇。一旦利比亞局勢進一步惡化,投資者往往會通過巨額資金的交易放大其供求方面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油價短期內大幅沖高。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空襲利比亞事件肯定會波及國際石油價格,石油價格中期將可能會朝著150美元關口上漲。有俄羅斯政府官員本月早些時候甚至表示,短期內油價會超過每桶150美元大關,或將在每桶150美元到200美元之間徘徊。 “如果未來油價上漲失控,一方面會帶來市場大幅波動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加劇全球通脹壓力,”王東如是表示。而全球能源研究局日前也在倫敦警告說,當前原油市場正處在重現2008年原油價格“失控”的危險中,2008年原油價格曾經狂飚至每桶147美元的超高水平。而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在3月21日仍舊對歐元區通脹率保持警惕,再度暗示歐洲央行最快下月加息。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油價大幅上漲導致通脹壓力攀升至超高水平,包括美國在內等發達國家也將無法置身度外。“如果原油上漲過快,很可能會促使部分發達國家不得不盡快加入到升息陣營中。”王東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