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飾品潛規則:制假摻假成珠寶商暴利來源 |
發布日期:10-12-16 09:45:2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信息聯播 作者: |
了,一件金首飾里面,到底含有多少黃金,基本上就靠廠商的自律。但這些做黃金飾品的廠商真的自律嗎?他們的檢測證書都是怎么得到 的呢?繼續看記者的調查。
記者首先來到上海的幾家黃金珠寶首飾店,這里的銷售人員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黃金首飾不像鉆石,一直以來,銷售時是不能提供相關證書的。而唯一能證明黃金飾品重量及成色等情況,也只能是銷售時所提供的發票。 上海豫園商城(600655,股吧)某黃金珠寶店銷售人員:最主要是發票,有了發票就有了法律依據嘛。 記者:都沒有證書?以發票為準? 上海徐家匯商圈某黃金珠寶店銷售人員:對對,發票上全部寫清楚,這你絕對放心好了,我們每天做好多生意。 而面對記者一再提出,如何才能確認黃金飾品真正成分是多少時,銷售人員說,只能是購買者自己到市場上進行檢測。記者于是來到一家經營黃金飾品的門店,這家店鋪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是在里面一間十分簡陋的房間里,卻經營著檢測黃金珠寶的業務,看起來生意還不錯。 上海某珠寶公司工作人員:這樣檢測多少錢?30塊。你這個標準嗎?這個你放心好了。你就這么簡陋測一下?這個還簡陋?這個(機器)幾萬塊錢。 記者看到,僅僅是一臺小型檢測儀器,外加一臺老式電腦顯示屏,就是店家所說的檢測設備,只需要把黃金珠寶放上去,幾分鐘就能出具檢測結果。記者在走訪時還發現,一些檢測機構還能對鉆石等珠寶進行檢測,并發給證書。 上海某珠寶檢測機構工作人員:1克拉出證書300元,不出證書100元。 對市場上眾多的黃金珠寶檢測機構,花幾十元錢就能進行檢測,那檢測結果是否真的準確?花錢出具的證書是否具有權威性呢?記者隨即請教了幾位業內人士。 上海泓杰匯珠寶廊執行董事廖億群:這種五花八門的證書肯定是有問題的。普通的老百姓他是不具備這種專業水平的。他也不知道什么這個質量檢驗報告,有不同的級別。 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常務副主任謝啟耀:上海通過國家授權的只有一家,還有通過計量認證的有6家可以對外出具證書(記者:整個出具對外合法的上海不超過10家?)肯定不超過10家。 上海消保委秘書長:我們認為這是嚴重的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存在著故意欺詐行為。因為你明明知道你達不到四個九的黃金,那么你出錢了,就能夠鑒定了,那么你就是欺詐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