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科技融入未來生活 各種科技創意讓生活迸發出獨特色彩 |
各種科技創意讓生活迸發出獨特色彩
日本館的貨運機器人能搬運行李
城市未來館中展示的家用中醫數字化四診儀 [科技·生活篇] 世博會歷來被譽為人類經濟、文化、科技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各個展館中展示的新技術、新思想如何轉化為未來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是最受期待的亮點。 昨天韓國2012麗水世博會組織委員會委員長姜東錫在韓國館國家日表示,上海世博會和麗水世博會的共同點都在于強調“以人為本”,希望人類在未來能擁有更美好的城市環境。那么究竟有哪些科技能夠在不遠的將來進入我們的生活? ◎食 超級水稻解決糧食問題 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有一個名為“希望大地”的展區,在9平方米的范圍內,滿載著禾葉青青、穗子初成的活體超級水稻,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或許是未來糧食問題的解決之道。 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無疑最能代表中國農耕水平,把超級水稻搬進中國館,更符合“天下糧倉”的寓意。記者在中國館內看到,一片青青的稻田被安置在密閉的玻璃箱柜里,高及膝蓋的水稻種在白色的橢圓形花盆中,全天都有白熾燈光呵護,盆里有人工放置的營養土,從表面來看,其養殖條件與盆栽鮮花似乎沒什么兩樣。 據悉,此次亮相中國館的超級水稻是袁隆平教授從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到一定時期,直接空運到上海世博會的,畝產將達800公斤左右,而現在通常的雜交水稻平均畝產不過450公斤。 或許我們可以暢想這樣的未來,超級水稻“攻城略地”的腳步將走遍神州大地,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吃飽;而在中國館內成功實驗的家庭培育超級水稻的新技術,未來也能成功量產,屆時農民可以不靠天吃飯,旱澇保收,因為在家就能種植水稻了。 太空種子培育超大果蔬 一米多長的西葫蘆、像足球般的茄子、碗口大的番茄……去過太空的種子就好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培育出來的蔬果個頭大、外形美、抗病毒,營養成分也要高許多。在位于浦西園區D片區的太空家園館里,就有這樣一個“太空育種”展區。 “我特別推薦大家來看看太空育種。 ”太空家園館館長王秋玉說,航天育種技術和人類直接相關,未來太空種子培育出來的太空食品將有望進入尋常百姓家。 記者在球狀的“太空育種”展區看到,一束束上海市市花白玉蘭正開得燦爛,不過中間的那一束花卻明顯要更大更美麗。 “在這個展區,我們特別設置了普通白玉蘭和太空白玉蘭的對比,相比之下,搭載宇宙飛船到過太空的白玉蘭種子性征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