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檔流通紀念幣仍有收藏價值 |
發布日期:08-07-24 14:45:59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我國流通紀念幣中的低檔大盤品種在1997年春季郵幣卡市場高潮時,曾有過相當不俗的表現,當時幣市那種高漲的人氣、持續放大的成交量和價格連續創新高的場面,至今仍使人難以忘懷。可眼下錢幣市場仍較為低迷,面對那些近年來發行的具有天量的低檔流通紀念幣,不少人持悲觀態度,認為低檔幣再也沒戲可唱了。筆者對此看法卻不以為然,筆者認為低檔流通幣升值空間潛力極大,有望東山再起,還是很值得人們關注和投資的。其理由是:
■發行數量大,可炒因素高 近年來問世的低檔流通幣的發行量一般都較大,發行量越大,其炒作性越強,凡幣市中容易引發炒作跟風的熱門品種幾乎都有一定的數量,沒有足夠的量,反而形不成規模,形不成炒作氣候,這已成為我國近年來郵幣卡市場的一大特色,一些資深錢幣投資者從來就不怕發行數量大品種,只怕市場缺乏題材,缺乏炒作熱點。正如1000萬枚的《憲法》幣可謂發行量不小,可在1997年春季不是照樣炒到60多元的高位嗎?在目前這個管理欠完善、運作欠合理的幣市環境中,發行量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恰恰是一種難得的炒作優勢,近年問世的一些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都較大,且設計和題材又頗具特色,都屬于那種可炒性較強的潛力品種。 ■群眾基礎好,社會需求大 其實,發行量少并不意味著社會需求量就大,而流通紀念幣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大眾收藏品,為廣大集幣愛好者所關注,社會需求量大已成為流通紀念幣的一大特點,特別是那些發行時間晚、市場價格低的品種更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 ■設計制作佳,市場價格低 自1997年春季郵幣卡市場退潮以來,流通紀念幣價格一落千丈,期間雖有幾次小幅反彈,但難以成氣候。如今流通紀念幣,特別是近年來發行的低檔大盤紀念幣,不但選題好、設計新、制作佳,而且其價格也嚴重超跌,綜觀目前的錢幣市場,筆者認為:這些低檔紀念幣再往跌的空間僅10%,而往上漲的空間卻是100%,甚至更高。 2007年是將是紀念幣遍地開花的一年,大行情剛拉開序幕,大家好好把握好08奧運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拿出實際行動,迎接你的將是累累碩果 |
上一篇:零錢漲價 125元才能換100個1元硬幣 |
下一篇: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硬幣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