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由上海金融學院、中國金幣總公司、上海黃金交易所、《理財周刊》社和中國集幣在線主辦,融理當代金銀幣文化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于5月10日-12日在上海金融學院隆重舉行。
據悉,此次研討會大鱷云集,不僅有國內金銀幣壇的“貓王”、中國第一枚熊貓金幣設計者陳堅老師等大師級人物參加,更有國外眾多知名的錢幣收藏專家匯聚上海,和現場的熊貓金銀幣愛好者交流和探討熊貓幣的前世、今生。
作為中國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的第一場現場活動,不僅對于熊貓30周年金銀幣的發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貓迷們更是意義非凡。那么究竟研討會有哪些活動吸引著我們?大師們又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精彩的闡述?
為了使大家能夠提前了解活動的相關議程,我們特邀請融理當代金銀幣文化研究所所長黃瑞勇老師為我們提前揭開心中疑團!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12&id=236806&page=1&star=1
************************************************
路過蜻蜓:暮春四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祝所有的貓迷晚上好。
5月10日-12日,上海金融學院聯合中國金幣總公司、上海黃金交易所、中國集幣在線、上海《理財周刊》社舉辦“中國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國際研討會”。這也是中國錢幣界第1次獨立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請注意,不是中國金幣界,而是中國錢幣界。
很多人問我,熊貓幣不是投資幣嗎?那么大的量,也能集藏?熊貓幣里面難道還有值得研究的學術內容?
在藝術品界,有眾多子板塊:書畫、瓷器、玉器、青銅器、錢幣……可以說,學術研究的深度決定了這些板塊文化的高度;而文化的高度最終決定了這些子板塊在藝術品界全局的地位。
新中國金銀幣這幾年在錢幣界和藝術品界聲名鵲起,很大原因在于其學術地位的提高。
因此,本次“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國際研討會”意義重大。
我們都知道,材質有價,而藝術無價。無價的藝術事實上要靠學術研究來呈現。
譬如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為何能拍出天價?
如果去掉齊白石的藝術創作,這當然就是一名不文的一張紙。
而正是因為有齊白石的筆墨,所以一張紙就變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同理,學術研究的深入,將把當代金銀幣的藝術特性充分挖掘出來,讓其在高端藝術品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否則,碰到不懂行的人,金銀幣也就是金坨子和銀餅一堆。
學術研究在金銀幣領域其實涵蓋面很廣:
從設計和雕刻藝術、從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