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西方·差異·融合——論“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的審美特征 |
二、 構圖上,它是圓與方、單純與豐富的差異與融合
外圓內方這一具有人生哲理意義的錢幣形制,是中國古代錢幣文化的精要所在。魯褒在《錢神論》一文中曾經這樣形容道:“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外圓是人生,方孔是靈魂,方孔貨幣形制之所以能夠成為歷朝歷代的首選貨幣,受到人民喜愛,除了其容易鑄造、打磨、便于攜帶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圓形方孔錢正是中國古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宇宙次序的精華濃縮。 “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在構圖上,巧妙地將“至正通寶”的外圓內方形制運用于主題畫面上,構成圓中有方,柔中見剛,剛柔相濟的豐盈構圖,給人以充實的美感。同時,也巧妙地表達了中國現代錢幣文化“東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發展思路,民族傳統錢幣文化是土壤,而西方錢幣文化是學習與借鑒的對象。但如果構圖完全承襲圓形方孔錢,又顯得過于守成而欠缺新意。因此設計人員又很巧妙地在幣面右上角加上了斜角,將面值“10元”放置其中,畫面下端以代表郵票的齒輪切割畫面,主題文字“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放置其下。幣面的整個構圖,圓中有方,方中有圓,方圓相濟,帶有一種連綿不息的藝術張力和哲思內涵。
只是用不同種類的單純、概括的藝術形象素材,通過非常深邃構思與巧妙設計的構圖,借助于聯想和想象,讓欣賞者去感受和領悟這枚主題銀幣所要表達的豐富思想內容,圓與方、單純與豐富、概括與衍生,這也是“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獨特的審美特征之一。
錢幣作品也是一種永恒的藝術品,以貴金屬浮雕藝術的形式留下這個時代的發展痕跡。“2012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作為彰顯本屆博覽會文化品位、舉辦意義的重要載體,我們可以從這枚主題銀幣上,很清晰地觸探到先進錢幣文化激昂跳動的脈搏。中國錢幣文化不僅是東方的,而且正在成為是世界的,不同文明與文化的互動、碰撞,才能真正形成其文化身份的價值認同。 作者:遙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