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至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世界文化名人》系列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四組,每組一金四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國徽及發(fā)行年號,背面采用不同的人物造型及代表作做為主圖案,限量發(fā)行。 其中1/3盎司金幣表現(xiàn)的分別是黃帝、炎帝、大禹和周文王;面值10元的27克銀幣除孔子外,其他15枚都是赫赫有名的外國科學家、文學家、音樂家等世界文化名人形象:有古希臘最著名的盲詩人荷馬、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戲劇家莎士比亞、意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威爾第、德國古典文學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文藝復興時期卓越的代表人物達•芬奇、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荷蘭畫家倫勃朗、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fā)明家愛迪生,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自然科學家愛因斯坦、瑞典化學家和工程師、諾貝爾基金會的創(chuàng)立人諾貝爾、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被稱為“樂圣”的貝多芬、奧地利維也納古典音樂派神童莫扎特、俄羅斯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和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哥倫布。 一整套“世界文化名人系列金銀幣”,光輝熠熠的文化名人風采,呈現(xiàn)出的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自信和包容。 “全球化”,“文化多樣性”這些字眼都很熟悉,地球村大背景下,不同宗教、不同民族間的文化碰撞不斷發(fā)生,表現(xiàn)出排他性或包容性。中華文化歷來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論語》顏淵篇有言“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在保持自身文化本體性的同時,中華文明認同不同文化之間要對話,即除了容忍以外還應該承認對方的存在,在承認對方的基礎上互相尊敬、互相參照、互相學習,從而為人類社群的精神資源的不斷豐富創(chuàng)造條件。
所以我們特別發(fā)行一套以世界不同文明杰出人物為圖案的“世界文化名人系列金銀幣”,炎黃禹文孔子等,代表著歷史悠遠、德厚載物的中華文明;荷馬史詩,蘇格拉底的哲學理論,代表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后世尤其是西方文明有深遠的影響;莎士比亞、歌德,馬克吐溫等代表著西方文明不同歷史階段的文藝文學成就;愛迪生、愛因斯坦、諾貝爾是工業(yè)文明進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們的每一步代表著人類的一大步;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看到他們,耳畔就會響起《天鵝湖》、《安魂曲》和《命運》,音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