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枚以內小品種可長線關注

        南方日報 15-04-13 11:11:2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 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 
          收藏大勢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4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2枚,背面圖案分別為徐悲鴻的作品《六駿圖》、《紅葉喜鵲圖》、《愚公移山圖》和《和合二仙圖》。
          據了解,徐悲鴻金銀幣屬于縮量發行,其中的5盎司金幣發行量僅為1000枚,是同規格錢幣中近年來發行數量最少的。
          從往年發行的名家畫作題材金銀紀念幣的行情來看,名家畫作題材類金銀幣市場表現總體較好,走勢穩中有升,部分品種表現突出。專家建議,特別對小規格金銀幣來說,應優先考慮發行量,比如3000枚以下發行量的都可算量少精品,可長線關注。
          ●南方日報記者 肖文舸 通訊員 林漫懿
          回調時可入手保存升值空間
          據了解,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收藏金銀幣,越來越多的藏家會重視金銀幣的文化附加值,而不單純為了滿足投資獲利的基本需求。而包括日前發行的徐悲鴻金銀幣在內的刻有名家書畫的金銀幣,則因圖案精美、富有文化藝術價值,在市面上備受追捧。
          “量少為王,徐悲鴻金銀幣在發行量上占有很大的優勢,再加上目前幾個新品的表現都不錯,漲勢可觀,這套金銀幣的走勢仍會向好。”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錢幣專家高鵬說。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徐悲鴻金銀紀念幣面市后呈先出高開高走的走勢,業內專家強調,收藏投資者在介入時間的選擇上需謹慎,適當等待價格有所回調的時候再入手。
          “在金銀紀念幣市場上,基本上每一個新品面市一段時間后,市面上貨量都會增大,相對應的價格也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如果介入時間過早,在發行初期以高價位購入,則可能會透支其未來的升值空間。”高鵬補充。
          目前在市場上,徐悲鴻金銀紀念幣因貨源不多,價格仍處于較高位,其中5盎司銀幣價格為9500元,金銀套幣價格為9500元,1盎司銀幣價格為2000元,5盎司金幣價格為14萬元。
          業內人士建議,對于想入門或是預算稍小的收藏者來說,不妨多關注1/2盎司、1盎司這種小規格紀念幣。對小規格金銀幣來說,發行量是首先應考慮的因素,一般來說,3000枚以下發行量的都可以算是量少精品,可以適當關注。
          中國近代國畫大師金銀幣已成系列
          據了解,這并不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一次發行徐悲鴻作品題材的金銀幣。
          在1980年發行的首套生肖紀念幣中,“辛酉(雞)年紀念幣”的正面圖案便是徐悲鴻的《雄雞圖》。隨后在1983年、1990年、1992年和1993年間所發行的生肖紀念幣中,其背面圖案都有選取過徐悲鴻的作品。此外,在1994年我國第一次發行“中國近代名畫系列”紀念幣中,徐悲鴻的《喜鵲圖》就名列其中。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就開始陸續發行以名家作品為題材的金銀紀念幣,除了徐悲鴻,像齊白石、張大千等藝術大家,亦有不少作品被搬上金銀幣。
          從發行歷史上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曾于1997年和1999年發行過中國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金銀幣及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金銀幣,目前已形成一個系列。
          其中,1997年發行的中國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金銀幣共包含3枚金幣與5枚銀幣,其中發行價千元左右的齊白石1/2盎司金幣,選取了齊白石的作品《松鼠葡萄圖》作為圖案,發行量僅5000枚,目前其身價已經突破萬元,兩三年時間里漲幅超過50%。
          “除了發行量少的原因,藏家對于齊白石這位藝術大師作品的喜愛也是其價格上漲的一大重要原因!备啭i補充說。
          而1999年發行的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金銀幣,由于當年基本以海外銷售為主,因此實際回流到國內市場的貨源不到一半,導致其市場流通量也非常稀少。
          據高鵬介紹,就題材影響力來講,20世紀的中國畫家中,張大千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論是工藝還是市場流通量來看,張大千金銀幣都是難得的精品,相對比后市發行量動輒上萬的品種,可能僅有3000枚的發行量更顯得其彌足珍貴,值得廣大金銀幣集藏愛好者長線關注。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