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之孔子、孟子紀念幣 |
發(fā)布日期:11-04-28 11:24:14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靈犀一葉 |
周游列國說諸侯,興辦私塾作春秋。 封建傳承兩千歲,方略源自圣人謀。 嶧山腳下出圣賢,仁政民本寫鴻篇。 八十四歲壽元盡,再謝慈母上九天。 濟寧是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魯國和鄒國的屬地,至圣孔子和亞圣孟子都誕生于此。生長在圣人福地,我倍感榮耀和自豪,因此偏好收藏有關孔孟的藝術品,其中就包括1985年中國人民銀行于發(fā)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中的孔子金幣、1994年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4組)中的孔子銀幣和1995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金銀紀念幣(第1組)中的孟子銀幣。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系列金銀紀念幣從1984年起開始發(fā)行,至1993年共發(fā)行10組,每組含金幣1枚,分別鐫刻了秦始皇、孔子、劉邦、李世民、趙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愛新覺羅·玄燁、武則天、毛澤東為其背面圖案。不難看出,這些人物除孔子之外都是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帝王或國家元首,將孔子形象刻畫在這一系列的幣中,足見孔子歷史地位之高。孟子則被視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出現(xiàn)在幣中,可見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之深遠。 ![]() 1985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孔子金幣背面圖案 ![]() 1994年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4組)孔子銀幣背面圖案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曾任魯國司寇,政治上遭受排擠,被迫攜弟子周游列國。返回魯國后,孔子專心執(zhí)教著書,整理修訂了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他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先河,弟子多達三千人。金幣背面主圖案為孔子立像,當為孔廟石刻本《孔子行教像》,是藝術品和畫冊中最常見的孔子形象,刻畫了一位雍容大度、謙卑有禮的長者。他頭扎儒巾,雙手作揖,透露出博大的胸襟和深邃智慧,該孔子形象被廣泛認可和接受,金幣圖案選取此像也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4組)中的孔子形象,或許是他做司寇時的“官像”,雖然不像前者那樣深入人心,但卻像一個從圖畫中走出來的活靈活現(xiàn)的人,更具親和力和生動感。 幣面遠景為魯國國都的城門(或者說是其他諸侯國的城門)和壁刻“講學圖”,城門前是正在飛馳的馬車,載著孔子及其弟子,他們在諸侯國之間游說,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把儒家思想傳播到了中原各地。一個城門,一輛馬車,就足以把孔子師徒周游列國的人生經歷描畫出來,酸甜榮辱,盡在幣中!爸v學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