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合高鐵施工現場發(fā)現一跨多朝代古遺址 古錢窖內摞滿錢

        河南日報 17-02-22 14:05:00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發(fā)祥地,河南是全國重要的文物大省,地上地下都是寶貝。日前,為配合鄭合高鐵建設項目施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受省文物考古院委托,對該項目的周口淮陽豆門鄉(xiāng)張集段進行文物勘探和考古發(fā)掘時,發(fā)掘了一處古遺址。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層較厚,約1.2米,出土了漢至唐宋元明清等各時期遺跡遺物。這其中發(fā)掘古錢窖1座、古墓葬7座、陪葬坑2座、灰坑19座、灶15座等,出土陶盆、瓷碗、瓷罐等各類文物達上千件。

          百余斤古錢幣整齊碼放

          在發(fā)掘過程中,在距地表0.9米處,考古人員發(fā)現了一座古錢窖,頗具趣味。錢窖深度1.02米,呈南北向、不規(guī)則形,南北長0.98米,寬0.40米。錢幣南北向整齊碼放在一起,東西向共8排。

          從整理的情況來看,錢幣由西漢、東漢、唐、五代、宋錢構成,以宋錢為主,包括宋元通寶、咸平元寶等百余類。錢幣有千枚,重100余斤,最早為西漢半兩,最晚到北宋末年,大部分錢文都能識別。因此,初步認定這是宋末元初時期的錢窖,這批古錢幣的發(fā)現對研究宋代年間的經濟發(fā)展史、貨幣發(fā)展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按照常理,掩埋錢幣會選擇好地點,謹慎掩埋,以免被他人發(fā)現,也便于自己日后再來尋找。可這次發(fā)現的古錢幣距地表并不遠,但擺放整齊,沒有散落。據此推斷,很有可能是古錢幣的主人在匆忙慌亂中簡單掩埋存放。至于為何如此,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參與發(fā)掘的考古人員焦華中分析,古錢幣的主人應為平民人家,相當于現在的工薪階層。

          愛情忠貞的墓主人

          考古人員在繼續(xù)往下勘探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了更多的驚喜。發(fā)掘了古墓葬7座,均以豎穴土坑墓為主,僅一座磚室墓。此外,陪葬坑2座。

          根據出土文物看,應為新莽至東漢早期的墓葬,墓葬規(guī)模較大,大部分被盜擾。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墓葬出土的陶器全是實用器,內帶有獸骨和動物肌骨,陪葬坑內出土有鉛錫的車馬飾件,這說明墓主人的身份較高。墓葬的發(fā)現,對于研究新莽至東漢墓葬風俗、墓葬制度提供了鮮活的案例。

          “這或許是個家族式墓葬。”焦華中說,這其中有夫妻合葬墓兩座,妻妾合葬墓一座。墓葬均為頭北腳南,男性多在西側。

          其中一座夫妻合葬墓和妻妾合葬墓帶有陪葬坑,且陪葬坑位于男性墓旁邊,體現了古代男尊女卑的一種思想。“這座夫妻合葬墓很特別。”焦華中介紹,這座夫妻合葬墓總長達9米,寬5.22米,并有陪葬坑,出土了大量的鉛錫車馬飾件以及可用來存儲糧食的陶器實用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墓主人社會地位最高,生活最富足,出行有車馬,屬于士大夫階層。”焦華中介紹,其他夫妻合葬墓里妾室也葬在一起,而這座墓葬卻沒有妾室合葬,“我們或許有很多猜測,但我更傾向于墓主人具有忠貞的愛情觀。在古時雖說男子可以納妾,但墓主人或許有著‘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的愛情理念。”

          灶或為駐軍所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fā)掘過程中,考古人員還發(fā)現了15座毫無規(guī)律的灶。從結構上看,這些灶分磚砌、土挖、磚砌與土挖相結合;形狀上分長條形、圓形、方形。專家認為,從出土物來看,灶的時代應為宋元時期。

          “在這片不大的區(qū)域內發(fā)現15座灶,讓人疑惑。”焦華中說,一些灶是磚結構的平臺,但沒有一個形成房屋地基的,周圍也沒有發(fā)現能認定為房屋存在的瓦礫層,所以灶應為臨時筑造。同時,在遺址處僅發(fā)現有兩個人類活動面,并沒有發(fā)現居住面,說明遺址使用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居住面。

          焦華中認為,這個遺址應該是當時的駐軍形成的,“打仗,部隊到哪里,就在哪里挖坑做飯。該遺址南距沙潁河僅1.5公里,在宋元時期又是個重要的地點,是有利于駐軍的。”(記者 溫小娟 本報通訊員 劉燦利)

          來源:河南日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