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遠行--記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劉鴻鵬 |
彩色金銀紀念幣“京劇臉譜”第一組 “如果人生是無涯的嵯峨山脈,那么活著就是一連串對遠方的向往與朝圣,我們到了一個遠方,卻又有另一個遠方在呼喚。”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所屬沈陽造幣有限公司模具設計制作中心主任劉鴻鵬,用心靈聆聽著錢幣藝術的呼喚,帶領他的團隊,在綿長的錢幣藝術之路上,不斷踏歌前行。 1995年,劉鴻鵬從魯迅美術學院一畢業,就來到沈陽造幣有限公司工作。18年的從業經歷,他從普通設計人員成長為企業設計帶頭人,出色完成了普通紀念幣11個、金銀紀念幣22個以及紀念章300余個的設計、制作任務。18年的設計生涯,他的設計理念凝聚了東西方文化精髓,對中國錢幣文化和錢幣設計也有了更深刻理解。 18年的職業生涯,他先后獲得了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勞動模范”、中國人民銀行“先進個人”、全國金融系統“五一勞動獎章”等光榮稱號。但在成績與榮譽面前,他從無一絲自滿。 “錢幣設計一定要掌握第一手資料” “求臻至善”是一種精益求精、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境界追求,“求臻至善”也是劉鴻鵬對藝術創作乃至人生的一種態度。他深知,作為國家法定貨幣,他的作品上刻著國徽和國號,當作品被采用,它代表的不再是個人設計水平。出現絲毫差錯,都會給國家榮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正是這種高度事業心和責任心,讓他取得了一項項成績。劉鴻鵬認為,錢幣設計一定要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此,他曾為設計“中華鱘”普通紀念幣在洪水泛濫之時冒著生命危險赴長江地區實地考察中華鱘的真實面貌;也曾為了設計“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而在初冬季節踏上青藏高原感受西藏人民解放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肆虐的洪水沒有擊毀他探尋本源的信念,缺氧帶來的強烈高原反應沒有阻止他追求完美的腳步。 劉鴻鵬深知,“創新是事物發展的原動力”。在設計中,他很少拘泥于現有方法,而是注重在設計中結合新工藝,使硬幣的表現形式更趨于多元化。2001年,他設計“辛亥革命90周年”普通紀念幣,將“微縮文字”、“隱形雕刻”等防偽工藝巧妙運用;這是“微縮文字”防偽技術在我國普通紀念幣上首次應用,也是我國普通紀念幣史上首次同時采用2種圖案防偽工藝。2005年,他在制作“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金銀紀念幣時,在中國傳統線描和傳統浮雕的基礎上,采用了新的浮雕技法,他的作品在競標中包攬了所有品種。2010年,在彩色幣“京劇臉譜”(第一組)樣幣競標時,他大膽借鑒了景泰藍表現形式,在彩色金銀紀念幣上首創了漏版印刷的辦法,使中國彩色金銀紀念幣增添了新工藝。 “管理”重要的不是“管”而是“理” 藝術作品往往更強調個性,它的設計者也往往個性鮮明。管理一群充滿個性的設計人員,同樣是一門“藝術”。 作為設計室主任,在公司領導和設計人員之間,劉鴻鵬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他認為,“管理”重要的不是“管”而是“理”。劉鴻鵬重新編寫了《設計人員管理考核辦法》,在“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下,加強了對設計人員的管理。他知道學習對一個團隊的重要性,多次為設計人員爭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機會,整個設計隊伍業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他依靠人格魅力和出色的管理才能,把充滿個性的設計隊伍凝聚成具有戰斗力的優秀團隊。在許多重要項目的設計工作中,采取了集思廣益、強強合作等方法發揮集體力量攻關,依靠團隊精神使產品設計方案更加完善。在他的帶領下,他們完成了“世界文化遺產”、“寶島臺灣”、“生肖賀歲”、“第29屆奧運會”、“環境保護”、“和字書法”等系列普通紀念幣以及近十年來的金銀紀念幣的設計制作,獲得了世界最佳硬幣大獎等國內外諸多獎項。 完美永在遠方 2012年年底,沈陽造幣有限公司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遼寧艦”金銀紀念幣的制作。這項任務的“特殊”不僅因題材備受關注,更因從接到任務到央行發行只有37天!熟悉貴金屬紀念幣生產的人都知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浮雕制作、模具雕刻制作、樣幣打樣、樣幣報送評審、生產樣幣封樣、生產入庫等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通常情況下,至少需要3個月。劉鴻鵬帶領全體設計人員知難而進,全力以赴。他和大家一起研究制作方案,有針對性地把人員分成幾個小組,在浮雕的藝術表現和產品的工藝處理上多次討論,明確了該項目在滿足生產工藝的前提下要充分發揮藝術表現力的目標。由于無法近距離接觸航母,他們只能認真比對圖稿和照片,然后仔細觀察,逐一核實,務求浮雕圖案無差錯。夜以繼日苦干,劉鴻鵬和他的設計團隊僅用了22天,就完成了該項目的樣幣報樣工作,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5天! 多年來,劉鴻鵬都以完美主義者的目光關注著國內外錢幣設計領域的發展,也始終將目標鎖定在國際錢幣設計最優秀的作品之上,為成為一名國際級錢幣設計師和打造一支國際一流的錢幣設計隊伍而奮力!拔易院溃沂且幻袊X幣設計者;我知道,我還有差距;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边@句話詮釋了劉鴻鵬對錢幣設計事業的摯愛之情,這份摯愛也讓劉鴻鵬的錢幣藝術之路越走越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