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購金避開誤區(文匯報) |
每逢歲末,來年的賀歲金條就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買黃金除了認準品牌之外,有些誤區也要避免。 認準老品牌 就在這幾天,市場上就有多款產品發行,像“中國國寶生肖金條·兔年版”、“2011(辛卯)兔年賀歲金條”、“兔年賀歲金銀盤、金銀鋌”等都是已經發行多年的“老面孔”。這些金銀制品不僅因為其“真金白銀”而受到市場關注,更由于精美的制作工藝而受到藏家的關注,以前幾年發行的牛年賀歲金銀鋌為例,發行量僅為1000枚的100克牛年賀歲金鋌,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收藏品市場上的成交價格已經大大超過了其發行價,讓最初的藏家賺的“盆滿缽滿”。 在選擇這類具有紀念性的金銀制品的時候,最為重要的就是選準品牌。像中國金幣總公司是中國人民銀行下屬唯一一家經營貴金屬紀念幣的專業機構,以“中國金幣”為品牌的貴金屬衍生收藏品,已經成為了目前市場最受追捧的品種之一。從目前市場評判的標準來看,金銀品質、鑄造工藝、變現能力,以及流通性,成為衡量品牌權威性的重要因素。 “回購”并非唯一指標 在許多普通投資者的眼中,實物黃金是否可以回購是一項“硬指標”。但事實上,這種投資理念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首先,從目前一些機構推出的實物黃金回購業務來看,與其說是一種投資渠道,還不如說是一種“噱頭”。 以目前部分機構公布的回購規則來看,大部分都規定,對回購的黃金要進行檢驗,實物黃金的包裝應當完好,黃金不能有劃痕或破損等。這應該說影響并不大,但其回購價格,無疑將大大影響投資者的收益。從目前常規的回購規則來看,一般是按照當日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金的成交價格扣除4元/克的手續費來計算,一買一賣,手續費為每克12元左右。至于一些貴金屬投資公司出品的金條,一買一賣手續費高達金價的10%。因此,僅僅將是否可以回購并不是購買貴金屬制品的“硬指標”。 系列收藏有“錢途” 目前實物黃金市場上貴金屬制品可謂琳瑯滿目,普通投資者切不可貪多求全。這樣只會增加自己的經濟負擔,而且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好方向,系列收集比廣為撒網更好。 為了吸引不同愛好的收藏者,每年發行的貴金屬金銀制品題材十分豐富,不少題材還分為系列在各年陸續發行。比如“賀歲系列”、“生肖系列”,每年都會發行。百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用途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