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文化,中國人的精神樂園

        中國金幣網 15-02-02 16:13:54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記中國吉祥文化——“年年有余”、“瓜瓞綿綿”銀幣設計思路
         
          在我的腦海中,從我記事起,家里的門神、年畫、被面上的牡丹、鏡子上的喜鵲等圖案就是我那個枯燥的童年時代留下的最美好的記憶。今天回想起來,其實這就是無處不在的中國吉祥文化,它曾經激發(fā)了我無限的想象,也在潛意識中萌發(fā)了我對美與藝術的無限追求。 

          今天,我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有意無意都會與中國吉祥文化結緣,很多時候也得益于它的博大精深。因此,我逐漸真正地發(fā)現(xiàn)了中國吉祥文化的美,這種文化美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精神追求。

          此次接到中國吉祥文化系列——“年年有余”、“瓜瓞綿綿”等主題的紀念幣的設計通知時,正是忙碌的8月份,但某種直覺告訴我,再忙也不要錯過此次圖稿設計,經過數(shù)日夜戰(zhàn),截稿前最后一晚才完成自己的作品,這才讓自己的心情放松下來。
          “年年有余”是年年有魚的諧音,可謂中國傳統(tǒng)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若用圖畫表示,則可看作是傳統(tǒng)吉祥符號。圖中要有蓮花或蓮藕,還要有魚,即“蓮連有魚”,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財富及食糧。如果按照成語的意思完成一幅畫稿很簡單,但多年金銀幣設計的感覺告訴我,金銀幣圖案不是簡單寫照,更不是照搬,它是一種文化的提煉,它的圖案一定要有一種精氣神,因此任何一種吉祥文化圖案都只是一種參考,畫面氣氛如何營造、魚要如何體現(xiàn)、蓮花與魚的主次關系,水要如何襯托,這些都是要考慮的核心內容。首先,憑借我多年對中國吉祥文化的理解:我認為畫面構圖一定要飽滿而和諧,特立獨行的構圖不太適合此次主題;其次,作為主體的魚,一定是一條健壯的魚,帶有跳躍感的魚,類似于鯉魚跳龍門那種有奮斗精神的魚,魚有了動感,也能給畫面帶來精氣神;再次,蓮花也是很重要的表現(xiàn)元素,要與魚相呼應才行,水有靈動的特征,運用好了,便能把幾個物體交融在一起,有了這條設計主線,一幅完整的畫稿就在我腦海中清晰起來。首先,我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年畫均衡的構圖形式,經典的鯉魚造型從蓮花叢中躍出水面,給畫面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氣勢;其次,為了不使魚太孤立,三朵大小、高低不同的蓮花起到了襯托魚的作用,水也采取了裝飾感的造型,濺起的水花與魚相映成趣,并且通過水的靈動,讓魚、水和蓮花融為一體,這樣就完成了一幅吉祥、和諧、交融的“年年有余”畫面。

          在設計“瓜瓞綿綿”紀念幣時,相對來說,我對這一主題比較陌生,在翻閱了大量的吉祥文化資料后,才逐步對瓜瓞綿綿這一題材有了初步的了解。“瓜瓞綿綿”來源于《詩經》中的《綿》,其首句“綿綿瓜瓞”四字,成為一種祝愿子孫昌盛,興旺發(fā)達的吉祥圖畫的名稱。瓞即小瓜,瓜瓞綿綿的涵義為瓜始生時常小,但其蔓不絕,會逐漸長大,綿延滋生。傳統(tǒng)的《綿綿瓜瓞》圖式有兩類,一類是瓜連藤蔓枝葉,另一類還加上蝴蝶、金龜、蜻蜓等昆蟲圖案,以蝴蝶為最多見,取蝶與瓞同音之音。根據(jù)以上這段經典的解釋,我認為該詞是通過一種植物的狀況來比喻人類繁衍昌盛、綿綿不絕的意思,在創(chuàng)作這一主題時, 我重點把植物藤蔓向四周綿延作為主線,瓜果、花卉、蝴蝶、面值文字作為點綴穿插其中,尤其藤蔓向四周衍生的態(tài)勢要合理并且有藝術性,由此而來,畫面構圖還是以飽滿、和諧為主,體現(xiàn)了從中間向四周擴散的態(tài)勢,也符合綿延滋生的寓意。為了體現(xiàn)瓜和瓞的含義,我設計大瓜和小瓜以及花卉點綴其中;為了體現(xiàn)“綿綿”,除了主藤蔓還要有分支的小藤蔓,小藤蔓末端還要有分支更小的枝蔓;兩只蝴蝶的設計既符合主題諧音,也能給畫面帶來動感,為了使畫面更合理地布局,達到繁而不悶,空靈透氣的感覺,前后做了幾次調整,包括枝蔓的走勢、瓜果的大小的安排,文字的點綴等,終于在有限的空間里完成了一幅比較理想的畫面。

        作者:周劍  南京造幣有限公司設計師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