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收藏錢幣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袁大頭”、“孫小頭”這兩枚機制幣中的“當家花旦”。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枚“機制幣”,不管在制作工藝和收藏價值上都遠遠超過這兩枚機制幣。那么,這是一枚什么幣呢?
辛亥革命后,孫中山領導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開鑄了兩種流通紀念幣。袁世凱上臺后鑄造帶有其像的共和紀念幣,登基時還發(fā)行了身著龍袍的洪憲紀念幣。后各地軍閥紛紛仿效,為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黎元洪、唐繼堯等政要名流鑄造了大量紀念幣。
但同為軍閥之一的張作霖紀念幣卻數(shù)量稀少,存世量至今依然是一個謎,民間普遍認為是,這枚錢幣數(shù)額不多。如今每次出現(xiàn),總會惹得無數(shù)收藏家激烈爭奪。
張作霖于一九二八年遇刺前曾鑄造四款紀念幣,但全部皆為試鑄幣,從未在市面流通,存世稀少。
而在這些幣中,有一枚堪稱“民國幣王——金大帥”更是鳳毛麟角,目前存世僅有兩枚。
民國·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伍拾圓龍鳳金幣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伍拾圓龍鳳金幣以黃金胚餅打制,直徑2.8厘米,正面有張作霖戎裝像,背面見龍鳳圖案,背部刻有“伍拾圓”及“中華民國十六年”字樣。人物塑造傳神,立體感強,正面人像右方有三粒幣模不規(guī)則所形成之“痱子”,可用于判辨真?zhèn)巍=饚疟砻婀饬痢⒎床蠲黠@,圖案深打,雕工精美,邊緣線狀紋路清晰,堪稱中國近代幣的杰作。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系1927年天津造幣廠試制,目前存世僅有兩枚,是中華民國政府當時所發(fā)行的硬幣中價值最高,也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為罕見的一枚民國時期金幣,堪稱“民國幣王——金大帥”。
此枚金幣歷經(jīng)戰(zhàn)亂能流傳下來實數(shù)不易,此前一直由張作霖及張學良家族直系親屬親自保存。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帶到英國,于1940年代末或1950年代初攜至美國。
從品相上看,堪稱完美,是存世兩枚中唯一被美國PCGS錢幣鑒定評級公司評定為金盾64+,為當今存世品相最佳之張作霖五十元金幣。
軍閥割據(jù)時期,當時規(guī)模最大、組織最完備、設備最精良的天津造幣廠試制或發(fā)行了各式紀念幣章,然而因為執(zhí)政者在位時間短,鑄造時間亦極為短促,所鑄數(shù)量極少,留存至今的屈指可數(shù)。
天津造幣廠為張作霖生產(chǎn)了銀幣四款、二十元及四十元金幣至銅樣各一款,以及極為罕見的五十元金幣。張作霖像系列硬幣,屬民國人像幣章中的大珍,在歷年拍賣中皆有高價創(chuàng)出,向來為金銀幣藏家所珍視。
此枚金幣背面“龍鳳黼黻[fǔ fú]圖”,即為早期民國國徽“十二章國徽”所用圖案。該國徽為1913年2月至1928年間北洋政府時期使用,從相關數(shù)據(jù)記載看,該國徽的設計由魯迅先生主持。
既然堪稱“幣王”,必然是要落入大家之手。
此枚萬忠矚目的“金大帥”將于7月15日至17日參與2017西泠春拍,此外 ,還有眾多名貴大珍同時參拍,詳細參拍列表請看下方:
國之重器西周青銅兮甲盤領銜
2017西泠春拍預展耀世啟幕
西泠印社二〇一七年春季拍賣會將于
7月12日至14日預展,7月15日至17日拍賣
地點:杭州·浙江世界貿(mào)易中心展覽廳
此次參拍的拍品有:唯一存世的南宋宮廷舊藏西周重器國寶·兮甲盤領銜,北宋·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欽定西清硯譜》載清乾隆·御銘舊端石七光硯等重要拍品均居同類藏品之冠!
2017西泠春拍鉅獻:
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圖01)
此生得見便足矣——存世唯一南宋宮廷舊藏西周青銅重器。國學大師王國維對兮甲盤贊譽有加,稱“此種重器,……更在毛公諸鼎之上”。
它的出身高貴豪華:經(jīng)王國維考證,兮甲盤的原主人為西周朝太師尹吉甫,他不僅是西周大政治家、大軍事家,還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的采集者和編撰者,被稱為“中華詩祖”。
它的銘文媲美《尚書》:兮甲盤銘文一百三十三字,為國內(nèi)拍場銘文字數(shù)最多之重器,所記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齊備,史料價值極高,堪與《尚書》媲美。
它的遞藏絕無僅有:在宋朝濃厚的金石學氛圍下,兮甲盤被收入南宋宮廷,南宋末年戰(zhàn)亂流落民間,被元代官吏李順甫發(fā)現(xiàn),后李順甫將盤贈與元代大鑒賞家鮮于樞,經(jīng)數(shù)代名賢收藏傳遞,清初被收入清河保陽官府,直到清末輾轉(zhuǎn)至大收藏家、鑒賞家、著名學者陳介祺之手。隨后,兮甲盤不知下落,從此只能從陳介祺、吳大澂等人遺留的拓片上看到盤的圖案和銘文。
2017西泠春拍重器連連 震人心目
北宋定窯刻“尚藥局”款蓋盒(圖02)
已知唯一傳世私藏完整器,同類僅一件公藏于浙江博物館,為目前已知僅存北宋定窯皇家用瓷完整器。尚藥局設立初始即為專事負責皇帝醫(yī)療事務的中央機構(gòu),正式創(chuàng)立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宋朝較前朝更加注重醫(yī)學,名醫(yī)云集。此器應為目前唯一可流通的北宋皇家用瓷,更為難得的是有著非常清晰的來源著錄,1905年自巴黎拍出,即源自張靜江、姚叔來、盧琴齋等創(chuàng)辦的通運公司,當屬通運公司創(chuàng)始階段售出的精品器物之一。
著錄于《欽定西清硯譜》的清乾隆·御銘舊端石七光硯(圖03)
刻乾隆御題詩,后賜予皇十一子,即成親王永瑆。西清硯譜記載之硯大部分均藏于兩岸故宮,此前拍場從未出現(xiàn)。此硯與硯譜所記所繪紋理、石眼位置一處不差,尺寸銘文各項無一不合。
海內(nèi)外孤本宋刻宋印“廬陵本”《資治通鑒綱目》(圖04)
屬于宋版之中最寶貴的初刻初印的官刻本。在清宮“天祿琳瑯”早期珍藏典籍中,此版“廬陵本”《綱目》曾被奉為銘心絕品,得到乾隆帝的親筆題詩。
清·皇六子奕䜣自用田黃石素方章(圖05)
請為清末洋務運動領袖、恭親王奕訢的私章,為同盟會元老章梓舊藏。
清代著名的外交家龔心釗舊藏、楊彭年制、陳曼生刻香蘅款段泥粉紫泥百衲壺(圖06)
壺銘“勿輕裋褐,其中有物,傾之活活”,屢經(jīng)出版,品相完美。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伍拾圓龍鳳金幣(圖07)
堪稱“民國幣王”,已知存世僅兩枚中唯一美國PCGS評級金盾64+,張作霖及張學良家族直系親屬舊藏,1927年天津造幣廠試制樣幣,金幣背面“龍鳳黼黻”圖案,源自魯迅主持設計,為早期民國國徽“十二章國徽”所用圖案。
十六世紀•銅鎏金嵌綠松石勝樂金剛像(圖08)
高39公分,體量碩大,曾于1995年由著名古董商——英國倫敦斯賓克(Spink)售出,為著名收藏家Carlton舊藏。
自宋以降書畫名家云集
《行書詩偈四首》(圖09)
本次西泠春拍古代書畫首推宋元明清高僧墨跡專題,其中以南宋禪師偃溪廣聞的墨跡最為重要。其書法《行書詩偈四首》(圖09),是其現(xiàn)存篇幅最長且唯一市場流通的書法真跡,作品書于其住持靈隱寺之時,著錄于著名禪僧墨跡鑒定日記《墨跡之寫》中,流傳有緒,彌足珍貴。
晚明張瑞圖行書《燕子磯放歌卷》(圖10)
峻峭勁利,筆勢生動,奇姿橫生,為李恩慶舊藏。
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福祿長春圖》(圖11)
意蘊深刻,堪為神品;筆精墨妙,圓厚雄強;形象突出,主題鮮明;名家遞藏,多次出版。
鄭板橋這幅《墨竹圖》(圖12)
創(chuàng)作于乾隆乙酉春,也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春,正是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駐蹕揚州之時。時年鄭板橋已 73 歲,就在十二月十二日,鄭板橋于老家興化與世長辭,這幅墨竹畫也就是鄭板橋人生幕落前的作品,意義非凡,可謂其重要作品之一。
近現(xiàn)代部分特別呈獻弘一法師開示《人生之最后》最完整手稿(圖13)
《人生之最后》文稿在弘一法師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傳播最為廣泛,最為人所熟知的文稿之一。手稿最早由上海佛學書局于1935年發(fā)行單行本,和本拍品相比,手稿的書法字體,以及弘一法師親筆圈點、校改的朱批手跡,兩本完全吻合,因此,本拍品為單行本之前的最終手稿。手稿經(jīng)過多次出版和著錄,由多位高僧大德遞藏,流傳有緒。
《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lián)》(圖14)
1952年,黃賓虹89高齡遷入棲霞嶺,與杭州西湖山水相伴,其創(chuàng)作在這里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境界。春拍特別推出“歸杭—黃賓虹金石書畫藝術作品專場”,《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lián)》(圖14)山水配書對,形制宜人,可藏可賞。山水元氣淋漓,渾厚華滋;書對古拙厚重,趣味彌滿,實為黃賓虹不可多得的精品。作品出版于黃賓虹的多部畫冊文集,并經(jīng)著名鑒藏家傅大卣收藏。另一件黃賓虹晚年《山水書法冊•書論手稿》也極為精彩,可視為黃賓虹一生山水畫理論的總結(jié)。此冊共十九頁,黃賓虹山水書法共十七頁,許承堯題跋,創(chuàng)作時間正好是在1948年黃賓虹到杭州以后的數(shù)年時間里。
《清湘老人作畫圖》(圖15)
和黃賓虹齊名的齊白石是本次春拍推薦的重點,十余件齊白石的精品佳作,題材包括花鳥、人物、山水以及書法,《清湘老人作畫圖》(圖15)、《荷花鴛鴦圖》等佳作,每件都來源可靠,流傳有緒,且大部分都有出版和著錄,足可傳之后世。
此次春拍承蒙梅蘭芳家屬的信任與支持,另有數(shù)件梅蘭芳上款的齊白石書畫也將在本次中國戲曲藝術專場中呈獻,值得關注。
林風眠《雙美圖》(圖16)
為林風眠晚年之作,自訂創(chuàng)作于一九八五年,為戲曲《白蛇傳》題材系列作品之一,曾被藝術家本人一直收藏,是其喜愛得意之作。該作品于1989年和1990年分別作為林老親自選定的參展作品,參加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林風眠九十壽辰回顧展”和東京西武百貨店舉辦的藝術家第二次個展,并有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林風眠畫集》和臺灣美術家雜志社出版的《藝術家》等多次海外出版紀錄。
2017西泠春拍的39個專場集古代和近現(xiàn)代書畫、古籍碑帖、中外名人手跡、文房瓷雜、現(xiàn)當代油畫、西洋藝術、造像等各門類重器佳構(gòu),還特別推出“歸杭——黃賓虹金石書畫藝術作品專場 ”、“西泠后四家詩書畫印藝術作品專場”、“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登昆侖兮——中國首屆和田玉籽料原石專場”、“西泠印社首屆璀璨珠寶與翡翠首飾專場”等特色專場。
西泠拍賣秉承百年西泠印社“金石文脈”,以厚重的歷史使命激蕩文化復興偉業(yè),用新時期學術理想推動藝術市場前行!十余年精耕市場,西泠拍賣共推出十六個“中國首屆”創(chuàng)新專場,尤其是近年積極引入青銅器、西方藝術等重要門類,為推進國內(nèi)藝術市場國際化進程做出重要貢獻。
2017西泠春拍媒體下載通道:
新聞通稿:http://pan.baidu.com/s/1qXMqcHI
春拍重器圖文詳解:http://pan.baidu.com/s/1jI1JJGa
更多西泠春拍資訊:www.xlysauc.com
媒體聯(lián)絡:0571-8780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