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硬幣大獎十大單項獎公布,奧地利獨攬三項大獎

        中國金幣網 14-11-18 16:18:15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據美國克勞斯官方網站11月13日公布的消息,2015世界硬幣大獎第一輪評選結果已于2014年11月9日產生,由奧地利、荷蘭、白俄羅斯、拉脫維亞、愛爾蘭、美國、蒙古以及加拿大等8國發行的10枚紀念幣從所有候選幣中脫穎而出,分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十大單項獎。其中,奧地利一舉奪得“最佳藝術幣”、“最佳雙金屬幣”和“最佳金幣”三個獎項,堪稱最大贏家。據介紹,世界硬幣大獎賽評審委員會將于近期對上述10枚獲獎主題幣進行最終評審,以評出年度硬幣大獎,此項工作預計在12月6日結束,2015世界硬幣大獎的歸屬將于明年初舉行的柏林錢幣展上揭曉并公開頒獎。

            “世界硬幣大獎”由美國克勞斯出版社和《世界硬幣新聞》于1984年聯合發起,旨在表彰為錢幣的藝術性、實用性及外觀的改善做出貢獻的造幣廠。它是目前世界上規格最高、影響范圍最大的硬幣年度評選活動,被譽為“錢幣界的奧斯卡”。據了解,按照評選流程, “世界硬幣大獎”首先會評出十個單項獎,即:最佳金幣(Best Gold Coin)、最佳銀幣(Best Silver Coin)、最佳貿易幣(Best Trade Coin)、最受歡迎幣(Most Popular Coin)、最佳歷史意義幣(Most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Coin)、最佳當代事件幣(Best Contemporary Event Coin)、最佳克朗幣(Best Crown Coin)、最佳藝術幣(Most Artistic Coin)、最佳創意幣(Most Innovative Coinage Concept)和最富激情幣(Most Inspirational Coin)。自2014年世界硬幣大獎起,獎項設置有所變化,不再設最佳貿易幣和最受歡迎幣,取而代之的是最佳流通幣(Best Circulation Coin)和最佳雙金屬幣(Best Bi-Metallic Coin)。

        2015世界硬幣大獎十大單項獎一覽

        最佳藝術幣:奧地利發行的“馬鹿”紀念金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鹿(學名:Cervus elaphus),又名紅鹿(Red deer),是僅次于駝鹿的大型鹿類,因為體形與駿馬相似而得名,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非。獲得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藝術幣”的是奧地利2013年發行的“馬鹿”紀念金幣,該幣為奧地利“野生動物”金幣系列的第一枚, 正面中央為一只雄鹿站立于水中,仰頭長鳴,巨大的鹿角高高揚起,背景為茂密的蘆葦叢。背面為一對雌雄馬鹿和一只小馬鹿站在河岸邊,它們目光警覺地觀察著四周情況,背景為河流和樹林,前景為花草圖案,左下方一只水獺調皮地伸出腦袋,右側的草叢中一只青蛙探頭張望,兩只小動物與馬鹿一家相映成趣,增加了整個畫面的靈動感。

            該幣質量為精制,重量16.23克,成色98.6%,直徑30毫米,面額100歐元,發行量30000枚,于2013年10月30日發行。

        最佳雙金屬幣:奧地利發行的“隧道建設”銀鈮雙金屬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奧地利銀鈮雙金屬幣自2003年開始發行,至今共發行了十二枚。此次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雙金屬幣”的是其2013年發行的“隧道建設”銀鈮雙金屬幣。該幣以奧地利第一座阿爾卑斯山區隧道——位于賽梅林鐵路上的頂點隧道為主題圖案。賽梅林鐵路于1848年開工,1854年建成,穿行于崇山峻嶺中,全長41公里,被認為是鐵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堅固的隧道、穩固的高架橋以及高質量的鐵軌,使它一直沿用至今。

            紀念幣正面主體圖案刻畫的是阿爾卑斯山區隧道,代表著該地帶隧道的典型設計,由近及遠的道路、山脈依然利用冰藍色與銀色的反差體現,隧道上下方向的隔離墻、道路分道標志線,以及隧道出入口處的信號燈等都清晰地展現于幣面之上。幣面外緣右側描繪了一位身著20世紀早期制服、手持氣鉆的挖掘工人進行松動巖石作業的場面,下方刊“隧道建設”的德文字樣。背面的鈮核心展現的是處于工作狀態的全斷面隧道鉆掘機,正高速旋轉著開掘進山體巖石之中。幣面構思巧妙,通過中央冰藍色鈮核心與外緣銀本色的反差,一方面將鉆機的金屬質感充分體現,另一方面烘托出鉆機由外入內、碎石開山的壯觀景象。鉆機左側外沿以充滿寫意色彩的三條螺旋箭頭形式表現,使得鉆機高速運轉、山石飛濺的場面轟然欲出。背面銀質外緣上部展現了開挖的山脈,下方及左側刊國名、面額和年號。

            該幣質量為普制,重量為16.5克,材質為銀和鈮,成色分別為銀90%、鈮99.8%,直徑34毫米,發行量65000枚,于2013年1月23日發行。

        最佳金幣:奧地利“克里姆特和他的女人們”——“《期待》”50歐元紀念金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奧地利“克里姆特和他的女人們”金幣系列于2012年開始發行,該系列預計共發行五枚,分別按發行順序在每枚幣上銘刻克里姆特名字的五個字母:K-L-I-M-T。該系列首枚主題為《阿黛爾•布洛赫•鮑爾的肖像》紀念金幣,《阿黛爾•布洛赫•鮑爾的肖像》曾在2006年6月被美國一位富有的收藏家以1.35億美元的天價收入囊中,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油畫。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金幣”的是該系列的第二枚、2013年發行的克里姆特作品《期待》紀念金幣。紀念幣正面為克里姆特作品《生命之樹》,并刊奧地利國名、面額及發行年號;紀念幣背面為克里姆特作品《期待》中的局部截圖——一個戴有華麗頭飾的半身女人像,并在右側標有字母“L”,表明該幣是全系列的第二枚。

            該幣質量為精制,重量10.14克,直徑22毫米,面額50歐元,成色98.6%,發行量30000枚,于2013年2月27日發行。

        最佳歷史意義幣:荷蘭發行的“《烏德勒支合約》300周年”5歐元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歷史意義幣”的是荷蘭發行的“《烏德勒支合約》300周年”紀念銀幣。《烏德勒支和約》: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吸引了歐洲列強的注意力,英、荷與奧地利乘機結成同盟與法作戰,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羅馬帝國也鼓動德意志聯邦與丹麥、瑞典加入反法同盟。后來由于同盟內部的分歧和法國在西班牙地位的穩固,各國不得不妥協,最終在1713年4月,英國和法國在荷蘭的烏德勒支簽訂和約。該幣正背面采用了相似的圖案,周圍均由35支羽毛筆構成,筆尖在幣面中央勾勒出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側面肖像,背面則描繪出地球儀圖案。

            該幣質量為精制,重量15.5克,直徑33毫米,面額5歐元,成色92.5%,發行量12500枚,于2013年3月13日發行。

        最佳當代事件幣:白俄羅斯發行的BPS-Sberbank成立90周年銅鎳合金紀念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當代事件幣”的是白俄羅斯發行的“BPS-Sberbank成立90周年”銅鎳合金幣。1923年,BPS-Sberbank作為工商銀行正式成立,旨在促進白俄羅斯工業生產和加強商業合作。1999年10月,該銀行更名為Open Joint-Stock Company(JSC)所屬的Belpromstroibank (BPS Bank);2009年12月,白俄羅斯政府與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簽署協議,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收購93.27%的Open Joint-Stock Company BPS Bank股份。2011年11月,BPS Bank 正式更名為“BPS-Sberbank”。紀念幣正面上方為白俄羅斯國徽,中央為幾何圖形的組合,分別象征財富、健康以及利潤的不斷增長,并刊白俄羅斯國名、發行年號及面額。紀念幣背面為一棵枝繁葉茂的“生命之樹”,左側為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標志,下緣刊俄語“BPS-Sberbank 90周年”字樣。

            該幣材質為銅鎳合金,質量為普制,重量13.16克,直徑32毫米,面額1盧布,發行量5000枚,于2013年7月19日發行。

        最佳銀幣:拉脫維亞發行的理查德﹒瓦格納誕辰200周年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銀幣”的是俄羅斯發行的理查德•瓦格納誕辰200周年紀念銀幣。威廉•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 1883),德國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樂大師。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上承莫扎特的歌劇傳統,下啟后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因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復雜性,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紀念幣正面為一艘在巨浪中飄搖前行的帆船,并刊面額及發行年號;背面為理查德•瓦格納肖像與樂器相結合的圖案,并銘刻其親筆簽名。

            該幣質量為精制,重量22克,直徑35毫米,面額1拉茲,成色92.5%,發行量5000枚,于2013年6月3日發行。

        最佳克朗幣:愛爾蘭發行的詹姆斯﹒喬伊斯10歐元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克朗幣”的是愛爾蘭發行的詹姆斯﹒喬伊斯紀念銀幣。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愛爾蘭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后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及自傳體小說《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1916)。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尤利西斯》(1922),主要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孤獨與悲觀。紀念幣正面為愛爾蘭國徽-豎琴,并刊國名及發行年號,背面為詹姆斯﹒喬伊斯肖像,他的頭發以《尤利西斯》片段摘錄文字的獨特形式加以表現,右側為“歐洲之星”標志及面額。

            該幣質量為精制,重量28.28克,直徑38.61毫米,面額10歐元,成色92.5%,發行量為10000枚。

        最佳流通幣:美國發行的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25美分銅鎳合金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流通幣”的是美國發行的“拉什莫爾山國家公園”銅鎳合金幣。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稱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是一座坐落于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的美國前總統頭像,從左到右依次為喬治•華盛頓、托馬斯•杰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紀念幣正面為喬治﹒華盛頓側面肖像,并刊美國國名、面額及“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字樣,背面為兩名工人正在對托馬斯•杰斐遜石像進行雕刻完工前的最后打磨和調整,相鄰的是喬治﹒華盛頓的石像,幣緣刊“MOUT RUSHMORE”(拉什莫爾山)和“SOUTH DAKOTA”(南達科他州)字樣。

            該幣材質為銅鎳合金,重量5.67克,直徑24.26克,面額25美分,銅的成色為91.67%、鎳的成色為8.33%,于2013年11月4日發行。

        最佳創意幣:蒙古發行的“月下狼嚎”500圖格里克鍍金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佳創意幣”的是蒙古發行的“月下狼嚎”鍍金紀念銀幣,這是蒙古“大自然”鏤空系列的首枚。幣中的狼嚎造型為鏤空制作,正面為蒙古國徽和面額,背面為“MONGOLIAN NATURE”(蒙古大自然系列)及發行年號。

            該幣材質為銀鍍金,重量1/2盎司,直徑38.61毫米,面額500圖格里克,成色92.5%,發行量2500枚,于2013年4月25日發行。

        最富激情幣:加拿大發行的“父子釣魚”3加元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榮獲2015世界硬幣大獎“最具激情幣”的是加拿大發行的“父子釣魚”紀念銀幣。該幣是加拿大在2013年為紀念父親節而發行的。正面為伊麗莎白女王肖像,背面呈現了一幅溫馨的畫面:一對父子坐在碼頭釣魚,而他們的狗則乖乖地坐在旁邊。此時的魚竿已成垂釣狀態,父子倆似乎在邊交談,邊等待著魚兒上鉤。幣的上空白處刊國名,面額及發行年號。

            該幣質量為精制,重量7.96克,直徑27毫米,面額3加元,成色99.99%,發行量15000枚。

        編譯:沐梓

        本網聲明: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