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作為一枚1/4盎司銀幣,它的直徑只有25毫米,浮雕高度只有0.25毫米,在產品上實現五個層次非常不易,既要做出層次感,要考慮到生產時的制約,所以浮雕高度不能太高。在制作過程中,我們一共雕刻了五種模具,對幣面各種層次劃分的可能性都進行了嘗試,尤其對大門的紋理進行了不同效果的嘗試,譬如,粗線條的紋理、帶有年輪的紋理、很淺甚至幾乎看不到的紋理,通過反復修改,最終調整確定了現在的紋理,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大門應有的古樸氣息。對“燕子”的處理,我們嘗試了噴砂、噴砂噴珠后擦蹭等不同的工藝,但整體效果都不夠柔和,缺乏一絲靈動的氣息,最終我們將燕子全部做亮,利用浮雕的變化體現燕子的立體感,反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了更好地表現“門環”,我們找了許多古木門的照片,發現常見的門環都有很亮的效果,因此這枚幣上的門環,我們也全部做亮,結果門環與大門的效果相得益彰。“福”字周邊的花紋我們運用了常見的噴砂工藝,但由于浮雕高度限制,所以花紋起伏變化很少,我們利用擦蹭工藝,把花紋應有的轉折做出陰暗效果,使其更具立體感。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百福的表現,我們開始使用了激光雕刻,但壓印出來的樣幣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了更好地呈現立體感,最終我們還是采用了傳統的雕刻方法,將雕刻刀的尖角磨到了極限,雕出了這個寬度不足0.01毫米的局部,既不搶大福字的風頭,又很好地烘托了喜慶的氛圍。(作者單位: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