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金銀幣看題材買“系列” |
初達到182萬元,曾刷新拍賣會小規格系列金銀幣的拍賣紀錄,現價也在170萬元以上。 再者,近幾年發行的京劇臉譜金銀幣,價格走勢也與前者類同,三年里發行的產品各自的現價在6000~7500元,但如果三套收齊交易,總價要比三套現價加總起來的價格高出約1200元。 輸:北京奧運會金銀幣三套收齊價格更低 但在錢幣發展史上,也不乏反面例子,雖然集合成了“系列”,總價不漲反而下跌。 最典型的仍是2006~2008年上市的北京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目前在二手市場的現價是15000元到22000元之間;但如果藏家去二級市場合買三套,每位老板都會非常喜悅:價格完全可以在三套加總價上進行打折,9.5折成交的比比皆是,最多可少幾千元。 投資建議:“題材”比“系列”更重要 對以上規律,廣東公正拍賣行的譚練認為:“收藏品中,無論是金銀工藝品還是書畫,"系列"概念都有增值作用。成"系列"的,一般會包含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延續性、延展性與統一性。” 不過,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廣東粵寶錢幣分析師王超宇認為:“除了發行量、料價比因素,"題材"因素對于錢幣價值的影響力,要比是不是"系列"更重要。"出土文物"、"京劇臉譜"所有身價倍增,是因為其題材好、文化內涵多,"北京奧運會"所以身價降低,主要是因為來自于"體育"題材這個不太受藏家待見的軍團。國際主流錢幣收藏觀念中,政治、體育題材向來不如文化、航天題材受追捧。為此,類似"成立/紀念××周年"這類每10年就會出現一次的主題,資深藏家的興趣不太大。除非"料價比"、"發行量"特別有優勢,普通投資者收藏時應態度謹慎。” 而且,他提醒投資者,成系列收藏,要關注編號問題,盡量收藏編號一致的產品。比如臉譜紀念幣,三套如果編號不一致,總賣價只會比單獨賣價的總值高出來一兩千元,但如果三套編號一致,總賣價,就會比單獨賣價的總值高出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