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6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隨著近年來錢幣市場不斷紅火,錢幣收藏已逐漸成為大眾投資理財的一個方向和項目。對于很多收藏新手來說,如何加入集幣隊伍,參與錢幣投資收藏,是擺在普通集幣愛好者面前的一個問題。筆者從事錢幣收藏多年,下面結合自己這些年的收藏經歷和經驗,談一些錢幣收藏竅門,供廣大集幣愛好者參考。
靖康通寶折二錢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門類
錢幣雖說僅是郵幣卡收藏的一個領域,但這一領域里的收藏門類和板塊不少,大體可分為古錢、銅板、老銀幣、民國紙幣、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紀念幣、金銀紀念幣、外國紙幣和外國硬幣等等,以金銀紀念幣為例,又可分為生肖紀念幣、熊貓紀念幣、彩金幣、彩銀幣、京劇藝術系列、奧運系列等很多種板塊。面對林林總總的錢幣門類和板塊,究竟選擇哪一種才是最好的呢?其實,對錢幣投資而言,門類無高低,板塊沒好壞,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集幣愛好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項或幾項,一般來說初涉錢幣市場的愛好者大都是從價廉物美的流通紀念幣或第三、第三套人民幣入手的,這幾個錢幣收藏板塊技術含量較低、贗品較少,且投入的資金量不大,初學者比較容易入門;而那些資金較為寬裕又想提升收藏檔次的則可選擇老銀幣或金銀紀念幣等門類,但這些板塊對資金和藏識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老銀幣中的珍稀品種,市面上贗品很多,買入時還須謹慎小心。
黎元洪開國紀念幣

不可盲目涉入錢幣市場
在目前的形勢下,投資收藏錢幣,的確能保值增值,但前提是必須買到物有所值的佳品,千萬不可盲目投入,買到籃里都當菜。若買古錢、老銀幣,一定要防止贗品;若買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幣,則一定要注意品相;若是現代金銀紀念幣,要講究買入價格的高低。目前市面上各種存世量少的錢幣大多能增值,存世量多的卻難以保值,這已成為收藏市場的一般規律。對普通的集幣愛好者來說,投資錢幣最應關心的是發行量和品相,物以稀為貴自不必多說,品相可謂是錢幣的生命,一張第二套人民幣拾圓券,全品相的市價高達25萬元,七成品相的市價不到5萬元。對廣大集幣愛好者來說,買進好品相的錢幣品種“捂”在手里心中不慌,想賣出時總會有人要,而品相差的錢幣就像燙山芋,拋貨時沒有人敢去承接,品相的重要性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