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樣幣中,竟然出現批量背逆的現象,筆者特別提出以下個人看法:
一、說明了即使樣幣制造數量再小,仍會有特殊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原因多數出在鑄造質量。
二、背逆樣幣能“順利”配發到全國基層單位“上崗、工作、執勤”,反映了在造幣廠最后產品質檢中存在著薄弱環節;或是質檢部門明知故“放”。甚至當背逆樣幣派發到基層后,各單位工作人員睜只眼閉只眼。
三、人民幣面向人民發行,而民間錢幣愛好者其實是一支檢查、監督人民幣質量的重要“評審”團隊。造幣機構質檢部門畢竟任務繁重、人力有限,從某種角度看是身在廬山。因此,筆者建議我國央行和造幣機構應重視廣大錢幣愛好者平時發現和提出的涉及人民幣質量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具體的領域和環節,目的是共同維護和提高人民幣的印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