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5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現代貴金屬紀念幣自1979年發行至今,已有1700多個品種,數量一多,自然就有一個選擇判斷的問題,或說有了一個精品或普品之議說。現代紀念幣的評析是一個大問題,涉及學科門類之復雜,專業學說之考究,自然不是連半桶水都沒有的筆者可以駕御,僅大題小說,聊發雛見罷了。
一、如何評價現代貴金屬紀念幣是精品還是普品
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之題材覆蓋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包括了國內外重大政治事件、杰出歷史人物、古典文學名著、生肖、珍稀動物、傳統文化和中國名畫等十大系列,讓新入行的收藏者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要評論一枚或一套幣是否是精品,從市場功利化角度看,首先它必須是長期暢銷市場的,是市場接受程度比較高的。因為它之所以暢銷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受眾廣泛,上有社會精英,下有普通百姓,均能為它所虜獲,并且不受一時一事之限,非有花無百日紅的尷尬,這就是收藏新人最易操作的評判依據。除此以外,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題材是否具有歷史性、文化性或政治性。
(2)設計立意是否新穎。
(3)工藝技法是否具有創新意識或從傳統工藝中吸取養料煥發新意。
(4)制作是否嚴謹。
(5)發行量或市場存量是否稀少。
(6)裝幀是否富有創新,與紀念幣本身銜接無縫。
只有符合這些要求的紀念幣才能真正受到市場歡迎,在詭譎多變的市場風云中立于不敗之地,之所以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基于紀念幣的社會收藏功能,它需要反映中華傳統文化和當代政治社會文化生活,需要繼承性發展數千年的中華貨幣文化,也需要展示當代貴金屬鑄造工藝的演變與發展,傳播錢幣文化并滿足現代人審美的需要,服務于現代人的商貿交流和聯誼交往等。因此在評價它是精品還是普品的時候,要從多方面來分析,只有那些“誠意之作”才真正值得我們收藏。
二、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主流題材
錢幣市場主力以民間資金為主,因此一些市場熱門的題材幣幾乎會成為每一次行情的中流砥柱。我們在談到紀念幣的主流題材,往往會提到生肖、古典文化名著、名家名畫、動物等,這些題材的幣品,素以題材佳、受眾廣、鑄造水平一流及其幣品本身的藝術水準和工藝水平所稱道,尤其是生肖板塊,不僅擁有最深厚的群眾基礎,也常常成為博物館、博覽會、拍賣會的嬌寵,譬如8克生肖幣、第一輪梅花型生肖金幣、生肖彩金幣等,即屬于主流中的精品。近年來,隨著我國錢幣民間收藏市場的顯著發展,錢幣的發行營銷日漸活躍,主流題材的概念也發生著一些微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設計人員吸收了更多的營養,開展發現并挖掘出更多的課題,不斷地把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紀念幣的設計鑄造中,包括近年來奧運題材和航空航天等反映國家民族重大政治歷史事件的板塊陸續崛起,這也反映了錢幣市場進入了一個動態的良性發展期。當然這些新主流是否具有延續性仍然有待于時間的考驗,傳統主流更適合中長期收藏兼保守性的投資,而對待新主流,則建議收藏人從前面所說的六大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建立以我為主的理性收藏觀,以免受到市場短期變化的干擾。
三、市場上劣質或山寨版的紀念幣
近年來紀念幣收藏漸趨火暴,暗藏的巨大商機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一些抄襲之作、拼湊之作、粗制濫造之作、以次充好之作,種種劣質或山寨版的紀念幣充斥著我們的眼球,對于新入市的收藏者往往造成很嚴重的經濟和精神傷害。這些劣品往往表現為這么幾個特征:其一是非官方或正規營銷渠道的所謂紀念幣,絕大多數是港澳地區或海外一些小國家小鑄幣單位的產品,打的名頭很響,其本質卻是鑄造工藝簡單落后、品相粗糙低劣,有些只抹了一層金粉就敢大叫“24K足金”;其二是拿一些紀念幣重新加工,換個名頭推入市場,借一些人獵奇的心理大發橫財,譬如前幾年我們所看到的所謂彩色熊貓幣,就是德國某機構拿中國的普通熊貓銀幣簡單加工而成,拿到國內市場上價格立番數倍;其三是純粹的假幣,所幸目前中國的官方鑄幣機構在設備和工藝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假幣無論是從品相質感上都無法與真幣相抗衡。這些劣品或山寨品往往名頭很響亮,常冠以“名家名作”“絕世精品”“百年難得”等名目,初涉收藏的愛好者一定要對此提高警惕,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誠然,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評析值得寫一個大部頭,深入淺出,理據相依,筆者微言,僅作拋磚。




作者為中國金幣總公司上海特許經銷部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