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鑒定古錢幣的體會(宋康年) |
發布日期:09-12-17 08:27: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宋康年 |
看外貌,看厚薄,看有無砂眼和麻點?看有無火氣?看錢文布局與內外廓的排列是否協調?看文字氣韻,看制作風格,各時期錢文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如西漢五銖錢的早晚期文字有顯著區別,真錢文字前后連貫,生動自然,偽的錢文字生硬呆滯,筆意全失,更為拙劣;其次是摸,摸是手感,摸質感,掂份量,摸字形,摸生熟感,可用指甲刮硬銹,是否生根?再次是聽,聽是聽覺,聽古錢落地聲響,真的古錢,落地聲沉而悶,如丟在有一層薄薄的棉花地上,聲音“撲撲” 沒有什么轉聲,偽造的古錢,落地聲音尖而嬌,并有明顯轉音,所以年代越古老的錢聲越悶,反之年代越近聲越嬌;最后是嗅,嗅是味覺,真正新出土的古錢幣,有一股土香味。偽作的錢,無味甚至有異味,有的做綠做紅,十分漂亮,如用水一煮開嗅嗅有無松香味,有無膠水味?真偽一嗅就見分曉,真錢無異味,真錢上的銹是燙不掉,煮不化,刮不去的,只用堿水洗刷就清晰了。 總之,研究與鑒定古錢幣,正如古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也就是說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必須長年累月接觸實伆,多看多比較多分析,從中掌握其鑄作工藝,文字演變,氣韻,風格和朝代特征等規律,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否則就好比盲人騎馬,心里無底,往往會上當受騙。蒙受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