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輝:金屬藝術的詩性表達 |
有著極為嚴格的詩詞格律,而中國的文人騷客恰恰在這種近乎苛刻的限制下把文字做活了,為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使那些苛刻格律也成了重要的藝術組成部分。詩詞達到極高成就,限制不再是限制,成了燒制美瓷的匣缽。“李杜”施展才華于此,“蘇辛”釋放情懷于斯。因此,面對限制,可以埋怨,但也要反省自己。 如何能做到像聞一多先生說的“創作應該像是戴著鐐銬跳舞,鐐銬是格律,我們要跟著格律走,卻不受其拘束,要戴著鐐銬舞出自己的舞步”來,這是需要水平的。羅永輝認為,錢幣設計師要突破限制,必須具備綜合素養。不僅要有藝術設計能力,還要懂技術、材料和加工;不僅要會畫畫會雕塑,還要有較高文化修養和政治素養。 在羅永輝看來,藝術與技術密不可分。設計是根本是靈魂,是貴金屬紀念幣藝術價值之本原;技術加工則是實現藝術價值之保障。在設計過程中,材料和加工又常常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行動,材料本身的審美特征是抽象的,但材料具有的色澤、紋理、質量和其他特性卻能誘發設計師產生遐想,工藝加工的種種手段又向設計師暗示著創造機會,設計師以自己對材料特性和工藝技術的熟悉、了解和運用,使設計達到更高境界才是最完美的。 記者 孟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