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錢幣和錢幣鑒定 |
念,一個是經濟領域的專用名詞,一個是文化領域的專用名詞。實際上錢幣它的主體當然應該是貨幣,但是錢幣收藏者、愛好者都知道,錢幣當中除了貨幣之外,還有很多貨幣文化的衍生物,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簡稱為錢幣是幣加章,章是紀念章,是外來名字,是近現代機制幣以后出現的,古錢幣是正式流通貨幣古幣,還有收藏錢幣的人都知道有厭勝錢,各種各樣的花錢等等,這些東西都不是流通貨幣,它不能作為貨幣來使用,但是是屬于錢幣的范疇。所以幣和章最現實的區別,貨幣是有面值的,章是沒有面值的,不能作為貨幣來流通使用的。 我認為錢幣和貨幣是兩個專用名詞,錢幣當中包括幾類,第一類是古錢,我們所謂的古錢一般是指清代末年到民國初年,方孔圓錢以前的錢幣,這個稱為古代錢幣,簡稱就是古錢,古錢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所謂正用品,也就是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區曾經作為貨幣鑄造、發行、流通、使用過的。還有一種在古錢學當中稱之為非正用品,也就是現在所謂講的章,在古錢當中統稱為厭勝錢,也就是各個歷史時期,各個鑄造的貨幣文化的衍生物,比如皇宮里,皇家專門鑄造使用的一些錢,我們統稱叫宮錢,比如吉語錢,比如開車的司機,出去的話在車上,司機駕駛室上面掛一個出入平安,這個出入平安實際上是吉語錢,它不是貨幣。以前古錢當中,比如說五子登科、五谷豐登等等,這些都屬于吉語錢,還有像打馬格錢,唐宋以后,歷朝歷代的一些主要的名將、名馬都在古錢當中,可以叫打馬格錢,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很多像這一類把它(叫做)厭勝錢。 下面把重點放在錢幣的鑒定。錢幣的鑒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錢幣鑒定一個是真偽的鑒定,一般收藏者、愛好者來了以后,最關心的,首先這個錢是真的,是假的,就是真偽的鑒定。第二個就是價值的鑒定,就是它的文物價值,確定它是真的了,還要確定它究竟有多少文物價值,所謂文物價值,包括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也就是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實際上歸根到底就是經濟價值。 錢幣的鑒定,我把要知道的、要注意的問題提出來。要鑒定錢幣,第一要了解真錢的情況。了解真錢的情況,主要的要掌握三條,第一條要知道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因為不同時期的錢幣,它的鑄造工藝技術不一樣,留在錢幣上有很深的時代烙印、有很深的時代特征。所以你首先要知道這個時代特征是共同的,比如大時代,先秦的貨幣一般講比較原始的,比較粗糙的,鑄造以后是不修邊幅的,包括錢文都是大篆書體等等,像這些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