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_JiBi.Net >> 新聞中心 >> 錢幣知識 >> 正文
         
        中國金銀幣的歷史演變
        發布日期:09-03-04 13:15: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互聯網 作者:
        黃金、白銀因其價值高、美觀、堅固、不易氧化銹蝕的特性,在世界上很早就用來制作貴重的器飾,并且因其價值相對穩定,可任意分割,適于交換、收藏和轉讓,也很早就用作貨幣。

         

          在中國,金銀作為貨幣也有著久遠的歷史,《管子》一書中談戰國的貨幣是“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在《史記·平準書》中又記載著:“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白金即是白銀。所以春秋戰國時期,金銀已不僅表示著財富,而且已進入了貨幣領域。

          中國金銀幣的貨幣性很早就體現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在大量先秦文獻中,先秦使用黃金的記錄很多,主要用于貴族之間的朝貢、賞賜、饋贈、大額支付等。與銅鑄幣不同,中國古代金銀總體而言屬稱量貨幣,須稱重計值,而非計枚行使,故在各個時期往往并未被制作為統一形制、統一重量、統一成色的鑄幣。金銀幣稱重時使用天平、砝碼等,衡制單位先秦有的地區用“斤”,合16兩。有的地區用“鎰”,合20兩。秦統一全國后,法定專用“鎰”。漢改為“斤”。魏晉以后用“兩”為單位。

          從古代金銀幣的使用看,秦統一時,法令明定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東漢開始,銀始見文獻有用于賞賜、賄賂之用,魏晉前后黃金使用一度減弱,唐宋時,金銀幣使用有了很大發展,民間也開始使用,特別是銀幣逐漸成為通貨,宋時銀已用以表示物價,流行于社會之上,直至明中葉銀幣正式成為法定貨幣,確立了銀兩制度,政府的田糧、稅收都折收銀兩,官俸和國庫開支用銀支付,實施了銀、錢平行流通的幣制。與白銀在流通領域的發展相對的,自明中期之后黃金逐漸減少了在流通領域的使用。清朝延續了銀、錢并行的貨幣體制,清時期的銀幣其形態變得多樣化,并隨之產生了相關銀貨幣制造、流通、兌換、成色鑒定等多方面的問題。后來,隨著西方貨幣和金融制度進入中國,銀兩的使用受到銀鑄幣--銀元的大力沖擊,舊式的銀幣漸漸被近代貨幣銀元等所取代,至1933年當時的政府實施了“廢兩改元”的貨幣政策,終至結束了銀兩制度,舊式的銀幣才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國家的法定貨幣,金銀等貴金屬體現于貨幣領域是從1979年發行第一套金銀紀念幣開始,至今已大大豐富了人民幣幣種,現已成為社會公眾喜愛的、用于藝術收藏和投資理財的貨幣品種,同時也成為中、外文化和工藝技術交流的重要載體。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中國金幣總公司系統職
        大銅章2009年實實在在
        特別推薦
        ·永遠看不到的物體撞擊瞬間
        ·富滇銀行本月推個人黃金延期交收業務
        ·市場交投清淡 現貨金周二遭遇“六連陰”
        ·一支口紅 卻錯失了一份真愛
        ·男人如茶,總有淡而苦澀的清香
        ·江湖救急找銀行 教您幾招快速從銀行拿貸款
        ·3月3日紙幣行情
        ·嬌艷如花的長發大眼美女
        ·王麗坤春日嫵媚寫真 美腿修長電眼嫵媚
        ·充滿東方古典韻味的美人兒
        經典美圖
        電力十足的
        許晴最新寫
        天生麗質難
        孫菲菲最新
        中國各地第
        鐘靈毓秀的
        讓人心動的
        充滿東方韻
        尹恩惠最新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