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錢幣知識>>正文
         
        也看新工藝對于現代紀念幣的影響(一)
        發布日期:10-12-06 16:29: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甄永紅

         進入21世紀,市場對現代貴金屬幣的需求越來越大,但中國的造幣業者似乎從未滿足,因為他們意識到不創新就只能等待消亡。中國的金幣市場,無論是文化定位還是市場體制,都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道路,在新工藝的運用上也體現出這個特點。紀念幣新工藝的推出其實是需要多年的積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枚紀念幣的誕生,從設計到浮雕制作,再到模具雕刻、研磨,需要耗費很長的周期。一個新工藝從誕生到成熟,需要更長的周期和更加苛刻的市場環境。我們看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造幣新工藝在貴金屬紀念幣上的運用,作一些簡單介紹以作拋磚。

         
        1994年發行“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 (第一組)之“徐悲鴻喜鵲



          
        1996年發行長江三峽金銀紀念幣

         一、異型幣
            由于機器壓印的要求,傳統鑄幣多以圓形為主,但為了豐富造型形態,提高鑒賞性能,自90年代開始,國際上也開始出現異型幣。1994年,異形幣工藝第一次被應用到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之上。“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第一組)之“徐悲鴻喜鵲”,首次采用了十二邊形。隨后,四連一套的“長江三峽”長方形銀幣、扇型生肖銀幣等均嶄露頭角。天圓地方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思維,反映到錢幣上,就是圓形中間有一個方形孔,“大唐鎮庫”金銀幣沿用唐代鎮庫錢的形狀和內涵,是我國唯一一枚完全仿造古錢形制的紀念幣,也是異型幣的經典作品之一。

         
         
          
        1998年發行“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之《清明上河圖》


        1998發行“大唐鎮庫金錢”金銀紀念幣

        異型幣打破了傳統的圓形形制,更貼合題材表現的內容,比如“長江三峽”銀幣和“清明上河圖”銀幣,開幅巨大,氣勢磅礴,內容寬宏,有中國書法繪畫長卷的韻味;“大唐鎮庫”金銀幣則體現了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精髓,有很強的欣賞性。在不久的將來,或許我們還能看到三角形幣、橢圓形幣和國外比較流行的鑲嵌幣、子母幣。
         
        1990第三屆香港錢幣展覽會雙金屬紀念幣

        二、雙金屬鑲嵌幣
            雙金屬鑲嵌工藝是將兩種不同色澤的金屬采用組合的方法鑄造出一種全新效果的金屬硬幣,它由兩部分組成:外環和內芯,它是1982年由意大利造幣廠率先開始研制開發的,發行之初就在世界造幣業造成了巨大轟動。中國于上世紀90年代引進這項技術,1990年首次發行香港國際錢幣展系列雙金屬幣,隨后的第四屆世婦大會、龍鳳呈祥、熊貓等也推出過雙金屬幣,都是金芯銀圈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深層次解讀生肖文化的
        “福壽雙全”,喜從兔
        特別推薦
        ·11月29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兔年生肖紀念章”隆重面市
        ·辛卯(兔)年金銀條神州熱銷
        ·玉兔臥銀條,清風誦禪音
        ·英女王訂婚宴上的天價葡萄酒
        ·美國公布2011款布加迪威龍為最耗油車型
        ·珠寶入門 三步甄選完美鉑金婚戒
        ·與國王碰杯 那些有運動氣質的皇室御酒
        ·滄海的華麗冒險 調酒品鑒三段論
        ·一平方尺齊白石畫作 504萬元成交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