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錢幣知識>>正文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李世民
        發(fā)布日期:11-03-01 16:07:1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 作者:靈犀一葉

          一代明君大圣賢,虛懷若谷納忠言。
          人鏡妙語傳千載,水舟警句歷萬年。
          稻粟流脂盡飽暖,絲麻添彩無饑寒。
          皇恩澤被蠻荒地,四夷同尊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戰(zhàn)功卓著,深得人心,“玄武門之變”后不久登上帝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他通過消滅各地割據(jù)勢力,虛心納諫,厲行節(jié)約,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終于使社會出現(xiàn)了國泰民安的景象,史稱“貞觀之治”,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1987年發(fā)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紀念幣(第四組)和1995年發(fā)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系列紀念幣(第一組)分別選取了唐太宗李世民像,細膩地刻畫了他的文治武功。

         

          杰出人物幣選取的是李世民橫刀立馬、行軍打仗的統(tǒng)帥形象,幣面上,他一身戰(zhàn)袍,左手勒馬,右手持劍,“馬嘶劍氣寒,敵人心膽顫”。在他英明神武的指揮下,唐軍斗志昂揚,所向披靡,相繼滅掉各地軍閥,完成國家統(tǒng)一,他即位后,又幾次遠征突厥,俘虜東突厥首領(lǐng),解決了邊境問題。唐太宗采取寬大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少數(shù)民族心悅誠服,紛紛來歸,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和諧相處,互相交融。 唐太宗被少數(shù)民族尊為“天可汗”,他為中華民族的安定團結(jié)、發(fā)展壯大做出了杰出貢獻。唐朝近三百年國祚,真正的奠基者和開創(chuàng)者應(yīng)該是唐太宗李世民。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幣選取的是李世民坐像,應(yīng)該是他接見使者或批改奏折時的形象和場景,與閻立本的《步輦圖》有些相似之處:一是坐姿相同,二是手中都拿著木盒(里面可能是冊文或者圣旨)。不同之處在于:幣面上唐太宗身著龍袍,宮女相距很遠;而《步輦圖》上唐太宗身著素服,宮女在周圍服侍。該幣既有國寶名畫的神韻,又顯鑄幣工藝的高超,堪稱傳統(tǒng)文化系列紀念幣中的精湛之作。唐太宗善于用人,勇于納諫,常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警句告誡王子王孫,他常常采納魏征的進諫,以致在魏征死后,極為傷感地對眾臣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鑒亡矣。”正是因為有了明君賢臣的共同治理,才使得貞觀一朝政治清明、民生富足、文化昌盛,吸引了眾多國家派遣唐使前來學習和交流。幣面遠處還有長安大明宮的造型,人物與建筑的結(jié)合,更加彰顯了恢宏、兼容、深邃的唐文化,也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zhì)和精華。
          唐太宗李世民是集文治與武功之大成于一身的著名帝王,他所開創(chuàng)的貞觀之治,把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推上一個巔峰,繁榮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臺灣中央造幣廠發(fā)售節(jié)
        甘肅銅元研究(李文娟
        特別推薦
        ·第40屆柏林國際錢幣展隆重開幕
        ·冷靜把握錢幣市場行情脈搏
        ·借我一雙慧眼(上海商報)
        ·1955年茅臺現(xiàn)身拍場 估價過百萬
        ·顏色告訴你 雪茄中的秘密
        ·金幣特許開展客戶答謝回饋活動
        ·加州葡萄酒揭秘
        ·郵幣卡調(diào)整后再續(xù)牛市
        ·佰瑞酒莊 一個永恒的發(fā)現(xiàn)
        ·飄香的財富
        交易頻道
        相關(guān)新聞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