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收藏需慧眼識珠 |
發布日期:11-02-21 17:25: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解放牛網 作者:墨非 |
隨著金價銀價的長期看好,以金銀為題材的貴金屬紀念幣或紀念條在近年來成為不少人的收藏新寵。 2011年前后,以兔年為題材的各類紀念金銀幣的熱銷就是佐證,甚至有不少人還將這些金銀幣作為禮物送給家人。但業內人士也提醒,收藏題材類的金銀幣或金銀條切不可盲目。 物以稀為貴,貴金屬貴就貴在其相對的稀少性,因此,以其為主要原材料制造而成的金銀幣或紀念金銀條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價值。特別是去年,國際金價銀價一直走高,加上黃金白銀一直是傳統的保值收藏品,也間接推高了人們收藏貴金屬紀念品的熱度。有數據顯示,2010年現貨黃金的價格從1044美元/盎司升到1382美元/盎司,而白銀的價格也屢創新高。去年,在北京舉辦的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上,兩枚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金銀幣以12萬元高價成交。上海東方第七屆錢幣專場拍賣會上,四個品種的五枚噴砂銀幣以33萬元成交,包括1枚1979年的1/2oz國際兒童年銀幣、1枚排球噴砂銀幣、2枚足球噴砂銀幣和1枚滑降噴砂銀幣。 不過,縱然市場表現不俗,拍場表現非常給力,但業內專家也提醒藏家,收藏貴金屬產品仍然不能盲目,并非只要是金銀幣日后一定具備升值空間。結合市場經驗來看,收藏貴金屬產品主要關注幾個因素,即材質、題材、工藝、發行量及發行機構。而這其中,題材可謂是重中之重,也是最不容易把握的收藏難點,什么樣的題材值得收藏,或者說什么樣的題材在將來會得到青睞,這需要具備慧眼識珠的能力。此外,工藝及發行量也對日后貴金屬產品的價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