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錢幣知識 >> 正文
         
        錢幣文化
        發布日期:07-08-22 16:5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本網站自行收集整理

           說到文化,人們首先會想到詩歌、散文、戲劇等,以錢為描寫對象、與錢幣相聯系的文藝作品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歷代詠錢詩有不少首,其中較有名的是唐李嶠、清袁枚的《詠錢》各二首,想象豐富、句句用典,藝術性相當不錯。又有一些詩歌是抒發對官方貨幣政策的看法的。如唐白居易《贈友五之三》批評了官方不顧實際情況向農民征收現錢稅的錯誤法令。他在詩中詠道:“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宋陳造《錢弊》抨擊了當局人為地劃分鐵錢區的作法。還有錢幣收藏家們的詩作和描述集幣活動的詩作,如清末葉德輝的《古泉百詠》、宋梅堯臣寫朋友劉分文集幣情趣的詩作等。賦和韻文是介于詩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其中最應稱道的關于錢的韻文是東晉魯褒的《錢神論》,這篇嘲笑金錢崇拜的韻文,揮揮灑灑,把崇拜金錢者的心態刻劃得淋漓盡致。以錢為主題的還有宋洪咨夔《大冶賦》和佚名《錢賦》。與錢幣聯系的散文中突出的有唐張說《錢本草》和元陶宗儀《輟耕錄》中收錄的《烏寶傳》。專門描寫錢幣的戲劇固然是不會有的,但與錢幣關系密切的戲劇卻有一定數量。早在宋代,就有嘲笑張俊“錢眼里坐”的雜劇,有諷刺官方發行當十錢的雜劇。元代有喬夢符的雜劇《金錢記》,劇情是述以錢作信物的一對情人的悲歡離合的。此外,還有號稱中國古代十大喜劇之一的元人鄭延玉的《看錢奴》,有清人李玉的《太平錢》和葉承宗的《孔方兄》。有些戲劇從整體上看,與錢幣關系并不大,但其中有些段落的戲詞,卻是講錢幣的,有些寫得很有文采。與雜劇聯系密切的還有散曲,近年報刊上曾發表介紹清佚名《南中呂·駐云飛·鄧通嘆錢》的文章,它確是我國錢幣文化的珍品。

          講中國錢幣文化,不能不講有關錢幣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它們也是中國錢幣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之一。這里要特別講到關于青蚨的傳說。青蚨本是一種昆蟲的名字,但古人卻賦予了它神奇:將青蚨母親和青蚨子女的血分別涂在錢上,人花涂有母親血的錢后,這些錢不久就會自己回歸與涂有子女血的錢團聚,反之也是一樣,這樣,人的錢就可以永遠花不完。老字號名店“瑞蚨祥”的名稱就與此相聯。此外,還有關于“上清童子”、佛教金錢比丘的傳說,也是頗膾炙人口的。有關錢幣的歷史故事,自然首推關于鄧通的故事。漢文帝寵愛鄧通,有人給鄧通相面,說鄧通將來會窮餓而死,漢文帝就把鑄幣權賞賜給鄧通,他滿以為這樣鄧通的錢就一輩子花不完了。但漢文帝一死,政治形勢變化,鄧通最終還是窮餓而死了。這一曲折的故事被后代文人發揮延展,寫入很多的文藝作品中。

          在中國錢幣文化寶庫中,還有與之聯系的寓言(如《見金不見人》嘲笑了只顧金錢而忘記一切的人)、典故(如九府、鵝眼、貪泉)、話本(如《宋人話本七種·志誠張主管》)、格言諺語等。

           在中國錢幣文化中,除了以語言文字表現的以外,還有另外的一些形式。其中最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的是風俗文化中與錢幣聯系的部分。如在生育風俗中,我們可以看到“洗兒錢”。唐天寶年間,楊貴妃演出了一場為干兒子安祿山“洗兒”的丑劇,就是由此派生出來的。在婚嫁風俗中,有“撒賬錢”。在節慶風俗中,有所謂的“金錢會”,即由帝王或權貴拋撒錢幣助興等。風俗文化以外,還有與錢幣聯系的繪畫(如財神像)、雕塑(如金錢豹)、剪紙(如吊錢、劉海撒錢)、魔術(如燒錢、錢匣變錢)等。

          還有一些文化是與錢幣聯系密切的,那就是凝聚在錢柜、撲滿、錢罐、錢包等與錢相關的用品上的文化,除了它們外觀上蘊含的文化藝術外,還有與它們聯系的文藝,如古人的“撲滿詩”等等。

          中國錢幣文化,還應當包含下述的文化,那就是非流通的類錢、錢形物文化。自古以來,錢幣收藏者和錢幣學家都是把它們二者“一視同仁”的。這里講的類錢、錢形物主要包括壓勝錢、祈祝錢、供養錢、冥錢(特指流通幣以外者)、占卜錢與游戲錢等。中國古代的流通錢幣,特別是方孔錢,圖案較少,但類錢、錢形物上,卻是以圖案見長的。壓勝錢上既寄予了較多的宗教內容,于是壓勝錢上就有神魔、刀劍等圖形,它們要表現某種宗教思想。祈祝錢要表達人的美好祝愿,在祝賀婚姻的類錢上,就有龍和鳳的圖形,有龍鳳呈祥的精美文字。說到占卜錢,人們往往認為它似乎只同封建迷信聯系,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古代有關漢代嚴子陵的錢卜故事、宋代狄青錢卜的故事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大將狄青機智地通過錢卜,使部下增加了戰勝敵人的信心,這在歷史上是一直傳為美談的。說到游戲錢,人們就會聯想到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據說她對打馬格棋作過專門研究,寫過書,而“打馬格錢”與她有密切聯系。另有“選仙錢”,宋人王王圭在《宮詞》中就寫過宮中的人玩這種游戲,詠及“盡日閑窗賭選仙,小娃爭覓到盆錢”。現在我們看到的選仙錢正面是“仙人”像(如詩仙、醉仙等),背面則是一首詩,這種錢于是又被稱為“詩錢”。這里我們還應講到,有些事物即非銅鑄,也無錢文,只是某些方面與錢有些相似,與這些事物聯系的文化也應歸入廣義的錢幣文化。如花草中有一種金錢花,唐朝詩人寫過多首《金錢花詩》。人們稱圓形苔蘚斑點為苔錢,唐宋間有好幾位詩人寫了《苔錢詩》,《金錢花詩》、《苔錢詩》內容多涉及真正的錢幣,也是一種錢幣文化。

        中國錢幣文化,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底蘊深厚,是奧妙無窮很值得很好挖掘的寶庫,應當予以重視和很好利用。

        上一篇:貨幣的職能
        下一篇:鉑金怎樣清洗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航天系列題材又添“新
        首屆上海錢幣博覽會現
        特別推薦
        ·有望明年上市 2008寶馬3系旅行車諜照再現
        ·眾韓女星們的經典招牌笑容 看誰笑得燦爛
        ·牛年賀歲銀條各地熱銷
        ·央行發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幣
        ·美府會就救市方案達共識 今日之內公布結果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禹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牛年賀歲銀條20分鐘賣出100多公斤
        ·奧運后,奧運紀念鈔幾近翻倍
        ·奧運紀念鈔遭莊家空炒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