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資炒作貴金屬紀念幣 部分品種3個月漲40% |
39度的高溫令本已十分郁悶的滬上炒房客更不愿出門,但無法阻擋投資客對貴金屬市場的熱情。 昨日(8月16日),在滬上最大的郵幣卡市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熱門題材的貴金屬紀念幣漲勢可觀,相對實物金的溢價最高一度漲至2~4倍。 “貴金屬紀念幣市場就像股市一樣,價格有漲也有跌,既有貪婪的游資來此翻江倒海,也有渴望出現造富奇跡的散戶來此淘寶。”一位在郵幣卡市場經營了10多年的商人告訴記者,“在部分品種背后,風險也危機四伏。” “庚寅虎”金幣3個月漲4萬 昨日在滬上最大的郵幣卡市場,記者發現,部分品種的紀念幣3個月大漲4萬元,造富效應十分可觀。 2010年發行的一款重達5盎司的“庚寅虎”彩金幣,目前的售價在14.2萬至14.3元左右,距離最低時的售價7.2萬元已經翻了近一番。 事實上,5月13日,記者得到的同一款金幣的報價為10萬元左右。這意味著僅僅3個月時間,這款紀念金幣已經漲了4萬余元。 “紀念幣和股票一樣也會有波動,并非穩賺不賠的買賣。”市場上某錢幣社的負責人介紹說,“春節前剛發行時這款金幣曾一度漲至8萬多元,隨后一路跌至7.2萬,近幾個月才開始有所反彈。” 如果按照昨日上海金交所AU9999金的收盤報價266.90元/克計算,“庚寅虎”彩金幣相對于實物金溢價高達近2.4倍。 相比之下,《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同樣成色和規格的水滸題材金幣目前報價就只有8萬余元,距其本身實物金的溢價不到1倍。 除了跟隨金價波動外,稀缺性是左右紀念金幣價的另一重要因素。“有的售價高的產品發行量不到2000枚,我們這類大規模的市場一天只能賣1、2個。用不了多久,市場上的流量會越來越少,供需缺口也會隨之擴大。” 店主還表示,部分品種的貴金屬紀念幣大漲背后,是有實力的大莊家在極力推動,“一般投資客如果集中地收購某一題材的金幣,這類金幣的價格就會飆漲。”上述人士稱,“不過投資客究竟青睞哪個品種也不好說,他們往往派不同的人在市場里分批購入,在合適的價格下也不排除變賣的可能。” 上述人士提醒稱,對于價格過分脫離實物金的產品,散戶不宜輕易出手。“大莊家如果在7萬元進場、14萬元賣出,金幣還會有下跌的風險,但也不排除繼續隨金價走高的可能,因此散戶應該三思以后再進場。” 世博概念貴金屬紀念幣受熱捧 在上海世博會效應的帶動下,市場上流通的世博概念貴金屬紀念幣也廣受熱捧。在盧工郵幣卡市場,去年一度火熱的“福娃”、“鳥巢”造型金銀幣已經“遇冷”,取而代之的是琳瑯滿目的“世博”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