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P代表Proof,即精制之意),但它們的鏡面質量甚至超越了帶“P”的精制銀貓,我們可稱之為“普精制貓”,值得重視。二、版式差別。最出名的就是1995年普制銀貓,該年普制銀貓的石膏原型由上海造幣廠制作,然后翻制一套陰紋石膏模給沈陽造幣廠。但翻制過程出現失誤,導致我們看到的1995年上海版銀貓比沈陽版要多出6片竹葉,這很有趣。
精制小規格金銀貓:專題切入更佳
大部分的精制熊貓屬于進攻型投資品種:它們發行量少,精工制作,較國際金銀價的溢價相對不低,收藏品的特性更為明顯。
精制小規格金貓始于1986年,終于1996年,其中1986年到1994年均為套裝金幣。精制小規格銀貓比較出奇,值得一提的有幾款彩銀貓:1997和1998年1盎司、1/2盎司彩銀貓,外加1999年1盎司彩銀貓。
精制小規格熊貓幣還有彌足珍貴的“雙金屬貓”(金+銀),從1990年發行至1997年。這個板塊的特點是大部分幣都已體現出強烈的收藏品特性,而且群星燦爛,不乏珍品。從收藏投資的角度看,以專題的方式切入可能更好:或把雙金屬小貓攢齊,或把玩彩銀小貓,或立志于收藏所有的小規格精制金貓。
精制大規格金貓:稀缺性為重中之重
精制大規格金貓非普通人所能玩,無論投資還是收藏均需要強大的經濟后盾。大規格金貓有5盎司、12盎司和1公斤規格,外加1991年為第10版熊貓金幣發行紀念而出的1款5公斤金貓。這個板塊,稀缺性為重中之重。比如:1984年12盎司金貓,為中國首枚大規格熊貓幣,只發行250枚;1991年12盎司金貓,實鑄量只有102枚;1991年5公斤金貓,發行量只有區區10枚,這款熊貓幣是中國錢幣國寶中的國寶,曾于2011年在日本錢幣拍賣會上創出合人民幣8位數的歷史紀錄。
精制大規格銀貓:“背逆幣”不得不提
和大規格金貓一樣,大規格銀貓也全部為精制幣。這個板塊的投資收藏也體現了強者恒強的原則,其中1995和1996年12盎司銀貓已非常罕見,1994和1995年的5盎司銀貓也是上上之選。在這個板塊,有一款幣不得不提:1991年5盎司銀貓,為大規格熊貓幣里唯一的背逆幣(造幣廠由于鑄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轉動,造成硬幣正反面圖案方向不一致),理應得到“貓迷”的重視。
加字貓幣:金融類易受青睞
加字貓幣有幾種:一種是紀念熊貓幣發行5整年或10整年而發,如1991年加厚金銀貓,1996年1盎司、1/4盎司和1/10盎司金貓,2002年鉑金幣和鍍金公斤銀幣,以及2007年25周年金銀套幣,以及今年的30周年金銀幣。另一種是為紀念某個事件而發,如: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