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珍、楊雄在國慶新聞中心世博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實錄 |
世博園區建設集中匯聚了全國相關行業的智慧和力量。比如,中國國家館的建筑方案,由國家建設部牽頭、中國建筑學會統一組織,面向全球華人公開征集,最終確定結合了以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領銜團隊設計的“東方之冠”方案和清華大學團隊設計的疊篆方案。中國館的展示主題,經過全國各領域專家的研究論證,確定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示設計方案由中央美術學院潘公凱院長領銜主持。
同時,上海世博會的招展參展、各類場館建設、展覽展示策劃、論壇活動、網上世博、宣傳推介等各項工作都得到了全國各省區市、港澳臺地區以及企業和社會各界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時間關系,我就不一一介紹。
三、創新發展,辦一屆特色鮮明的世博會
世博會追求理念創新。上海世博會將推出“城市最佳實踐區”和“網上世博會”兩大極富特色的創新項目。
世博會追求科技創新。在上海世博會上,觀眾不僅能看到參展方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還能處處感受“科技之光”。世博科技運用有不少亮點,比如:園區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5兆瓦;將使用氫能源車、超級電容車等清潔能源車輛,使園區公共交通實現零排放;大規模集中使用新型半導體LED照明系統等。此外,生態節能建筑、江水源熱能采集等新技術也在園區內廣泛應用。
四、人文薈萃,辦一屆內涵豐富的世博會
展館展示、文藝活動和論壇是世博會內容的三大支柱。
上海世博會期間,各類文化演藝活動將超過2萬場次,平均每天100場。目前,許多參展國家已經遞交了館日活動方案和特色表演活動的方案,國內各省區市都已提出了活動周方案,并已申報了演藝節目。
上海世博會還將舉行高峰論壇、主題論壇和公眾論壇。其中,高峰論壇將在2010年10月31日舉行,議題初定為“城市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6場主題論壇將由世博會執委會聯合相關國際組織、國家有關部委,分別在長三角地區6個城市舉辦,它們是在寧波舉辦的“信息化與城市發展”、在蘇州的“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在無錫的“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在南京的“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在紹興的“經濟轉型與城鄉互動”和在杭州的“和諧城市與宜居生活”。
五、科學規劃,辦一屆促進城市長遠發展的世博會
世博會園區選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南浦和盧浦大橋周邊的黃埔江兩岸。到今年年底,園區場館設施將基本建成。整個上海的配套設施建設也在加緊進行。比如我們對浦東和虹橋機場進行了擴建,2010年將形成8400萬人次的吞吐量;2010年我們也將建成軌道交通基本網絡,運營里程將達到420公里。這些設施的建成,將為世博會游客和廣大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也為上海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