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和網友共同關注“創意世博”“綠色世博” |
發布日期:09-03-05 09:25:4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世矚目。今年,世博會籌辦進入臨戰狀態。如何辦好一屆成功、精彩的世博會?是眾多代表及網友聚焦的熱點。昨天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通過東方網舉辦“全國人大代表話世博”活動,活動還未開始,已收到網友帖子800多條,8位人大代表盡管來自不同領域,但對世博的共同關注,讓他們與網友間的交流更加“熱火朝天”。
園區新能源車近千輛 世博會不僅要體現創意,也要體現“綠色”。有網友詢問,都說世博要環保,園區里面有什么新能源汽車亮相呢? 全國人大代表陳虹介紹,這次世博園區全部實行零排放。在園區內主要有純電動的大巴士、超級電能的大巴士及燃料電能的大巴士。此外,還有純電動和燃料電池結合的觀光車。園區外將提供低排放汽車,比如說混合動力的大巴士、轎車。據不完全統計,園區內外的各種新能源汽車總量將近1000輛。 還有網友詢問,世博工程體現在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徐征介紹,世博展館從設計規劃開始,已經確定除了在外形上的創新,更注重內在的創新。我們相繼引進了世界上建筑的前沿技術,如大規模的太陽能應用等……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對于世博場館的建設,是前沿技術運用得最多、也最廣泛的項目。“這些技術的應用對上海建工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由于技術是前瞻的,所以也沒有什么參照的方面。我們將應用我們的技術開發能力,為上海的建筑技術發展作出貢獻。我想,世博場館建設完畢,市民去看了以后,了解了它的內在,會感到更加驕傲。” 工程建設力爭少擾民 第903號網友說,為配合世博建設上海目前有很多大的工地,市民對此非常理解,但部分工地晚上仍然在轟鳴,是不是可以合理施工,減少對市民的影響?全國人大代表徐征表示,目前,上海的基礎建設尤其軌道交通包括交通樞紐的建設非常多,施工密度也比較高,對市民的出行包括他們的生活的確帶來了影響。如何盡可能對市民的生活、出行干擾少一點,上海的城市管理部門,包括企業都應該作出努力。從技術上來說,盡可能采取一些新的技術,減少噪音、粉塵;一些很難避免的噪音,如爆破、混凝土的噪音,告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社區的聯絡告知居民,讓他們有思想準備。還有,盡可能避免在早晨施工,安排好施工時間。只要每一個施工單位、施工的企業在這方面為市民多想一點,而且我們大家都生活在上海,我們的生活習慣都差不多,所以大家考慮多一點,我想干擾就會少一點。當然,市民理解多一點,整個施工環境也更和諧一點。 全國人大代表李逸平提到,針對渣土管理比較難的問題,浦東的世博工地試點了新的管理辦法,以卸點付費的方式,杜絕亂倒渣土問題。過去是建設單位付費,運輸單位收費,駕駛員一車一車來回跑,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中間沒有到達應該到達的卸放點就亂倒。現在由單一的管理變成全過程的管理,從工地出土到運輸過程到處置點的卸放進行封閉性的管理,在倒土的地點付費,試行效果不錯,“但還是要進一步呼吁,呼吁建設單位能夠合理付費,希望運輸單位和駕駛員要有公眾意識、法治意識特別是職業道德,只有大家一起管才能管好。” 全國人大代表姚明寶、朱國萍、張兆安、葉倩等回答了網友關心的為世博會營造良好法制環境,提升市民素質、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