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做客"民生訪談" 交流市民如何參與世博會 |
發布日期:09-03-03 09:27:3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樣精彩的看點,能不能介紹一下。
許偉國:你講到要害處了,有些世博會為了吸引觀眾,去找一些亮點的東西,所謂“鎮館之寶”。我們看一個博物館往往有一個“鎮館之寶”,我們也考慮這個問題,當然也很難,雖然我們國家五千年的歷史寶物很多,但真正要找出來也很難。為什么說很難呢?第一要和主題相關,你要找與主題不相關的東西,就不符合主題世博會的要求。第二是要第一次拿出來展覽。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行。還要讓別人看了確實感覺到震撼。我們正在研究當中,也在跟有關方面協調當中。最后是什么樣的,我也不敢說。第一、主題要切合,第二、要初次展現,第三、本身要有極大的價值。 海濱:或者給你出一個餿主意,發動網民,誰能夠把“鎮館之寶”給推薦出來,或者給你私下打電話,把你手機一塊兒公布了。 許偉國:這不是餿主意,是好主意,市民如果感興趣可以給我們提建議,我們在籌辦過程當中,很多市民積極提出來自己家有什么好的東西拿到世博會上,這種熱情是很好的,但是離“鎮館之寶”還是有一定距離。今天播出之后,我想很多市民都可以來幫忙,包括我們全國聽眾,包括學者、研究專家,大家都可以去找,哪些東西可以符合我們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而且又是初次展現,有震撼力的東西,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們提供。我們熱情歡迎,甚至可以給一點獎勵。 海濱:我們三個把上海本地的解決了,全國人就由新華社來做了。咱們中國館要有亮點,咱們藏到最后,咱們一定要把精彩的地方藏在最后的時候再揭開。給我們介紹一下其他館的情況。 許偉國:因為世博會是一個世界博覽會,一枝獨秀就不是世博會,盡管我們是主辦者,要大家一起精彩,一起亮麗。從我們現在來講已經有2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這個比先前的大大超越了,創歷史紀錄了。有些展館的理念設計,有些圖片我們在宣傳畫里面有。比如像西班牙館,怎么來看他們的展館呢,我覺得第一個是看外形,世博會的展館如果是自建館一定和我們常規建筑不一樣,比如一個學校、一個住宅、一個辦公樓、一個廠房。它由于是臨時場館,可以有很多創意。西班牙館外形是柳條編織而成,他們介紹的時候,猶如一個西班牙的女郎在跳舞,旋轉。它有一種動感,這個你在一般的建筑里面看不到。比如英國館,外部是什么呢?很多像觸須一樣的,風一吹它會飄動,它的端點是什么,會變色的LED光源。所以夜間去看,可以看到白天看不到的效果。整個就像海洋深處的一種生物體一樣,飄動,像珊瑚一樣,非常漂亮。比如盧森堡,他們也很有意思,我聽他們講,他設計的一個城堡,小小的就像城墻一樣的,我說你們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他說盧森堡的中文意思就是森林里的城堡,所以要把他構建成一個森林環抱的城堡一樣。盧森堡已經開工建設了。再比如瑞士館,用大豆纖維去做外墻,頂部有一些蒲公英,你可以看這個展館,還可以坐纜車,然后逐步跑到它的屋檐,轉一圈,這是一種游樂,在游樂中去觀館。 靳慧:日本館好像上周已經動工了。 許偉國:已經動工了,他們在設計上做了一些考慮,外面搞了一些比較輕的透膜,這個可以像人的肺部一樣可以呼吸的,另外有一種空氣交流,這些材質的使用,剛才我講的柳條也好,薄膜也好,首先可以降解不,會給環保帶來壓力,更重要是傳達一種理念,節約、綠色、節電。比如日本館還有一些發電功能,這里面還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所以在世博會當中,都可以看到。跑進來以后,到展館里面看它展示的內容,就是理念,感悟理念。第二看活動,看它的精彩紛呈,那么奔放,那么熱烈,那樣一種不一樣的風情。第三個就是看它的建筑形態,這個建筑形態在一般城市結構里面看不到,只有世博會。它們的外形根本不像是一個常規建筑,但是你能在這個不常規的建筑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