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讓文博站在世博舞臺的中央 |
發布日期:09-02-05 09:03: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顧維華 |
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 城市文化論壇之一
當人們把目光投向2010年,世博會給中國、給上海帶來的什么樣的驚喜與變化呢?2009年被世博會組織者稱為“沖刺之年”,世博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與城市與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從今天起,早報將在文化版定期推出上海文化部門、藝術機構負責人以及專家訪談,就世博與城市文化的互動與關聯展開研討,也歡迎讀者就此參與討論。
世博會園區內保留下來的江南造船廠老建筑
上海博物館外景
保留下來的世博園區老建筑
上博藏青銅器
記錄倫敦世博會的水晶宮
“完全可以相信,2010年世博會開幕時,上海的各類博物館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上將與國際大城市的地位更為相稱,上海文博將被歷史性地推到世博的舞臺中央,而‘去看博物館’將成為上海世博會之旅的一項重要內容。”上海市文廣局黨委書記、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日前就世博與文博的話題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說。
同時兼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和總策劃師的陳燮君還具體負責世博會兩大展館——世博會博物館與城市文明館的籌建工作,他認為,文博于世博,不僅僅是關聯,而且是直接的推動力。
世博會博物館 | 一個展示研究世博的平臺
東方早報:從歷史上看,世博會與博物館的聯系密不可分,這次我們上海博物館在世博會的活動中有什么具體工作與設想?
陳燮君:上海的博物館已有106座。博物館和世博的關系十分密切。從世博會申辦成功之日起,上海的博物館其實就在世博舞臺的中央。
世博會中由上海博物館負責牽頭兩個館的籌建,一個是世博會博物館,一個是城市文明館。世博會博物館是首次推出,國際展覽局(BIE)指定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建設世博歷史上首家世博會博物館,以承載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以及成為世博會的研究中心,BIE希望把這一功能加以體現。我們已經準備了三年,2008年12月19日我剛從歐洲回來,我們訪問了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奧塞博物館、羅丹博物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索菲亞藝術中心,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倫敦國家畫廊、泰特美術館等,借展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我們在法國時,國際博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對我們的籌展方案評價較高。
世博會不僅是一項經濟活動,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動。就世博會的文化內涵而言,包括兩個層面: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它們以不同方式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展示于歷屆世博會上。世博會博物館的歷史可以從1851年的倫敦水晶宮說起,此后,世博與文博一直有天然的聯系。比如V&A博物館之于倫敦世博會,法國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之于巴黎世博會……V&A博物館本身就是第一屆世博會的產物之一。
東方早報:這些與世博會相關的博物館向世博會博物館借展情況怎么樣?
陳燮君:他們都表達了向世博會博物館商借文物的文化熱情:V&A博物館將會借出對世博會最初50年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物,此外,美國、日本、法國等與世博會相關的博物館也會借出一些文物。世博會博物館除了序廳外,有三大展廳,一是全面反映世博會歷史的展廳,這一塊將作為研究世博會的一個平臺;二是歷屆世博會喜聞樂見、可以打動人的一些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