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恐龍題材,設計郵票和畫畫有啥區別

        17-05-15 09:33:15 中國集幣在線

        沉潛恐龍二十載 妙繪方寸侏羅紀

          --訪《中國恐龍》郵票郵品設計者趙闖及郵品設計者楊楊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于5月19日發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一套6枚,小型張1枚。為配合郵票發行,中國集郵總公司將于同日發行多種同主題郵品及文創產品,并邀請郵票設計者趙闖先生及科學童話作家楊楊女士分別擔綱部分郵品的繪圖和文字工作,在延續了《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的科學價值的同時,提升了本次產品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近日,記者于中國集郵總公司就本次《中國恐龍》郵票郵品及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創作背景、創作歷程等對趙闖先生和楊楊女士進行了專訪。

          二十載科學積淀 夯實郵票郵品全方位基礎

          趙闖第一次畫恐龍,是在他7歲的時候。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位將復原恐龍圖作為職業的畫家,趙闖談起恐龍就滔滔不絕:“恐龍也像漫畫人物一樣有表情,只不過恐龍臉上沒有肌肉,只能通過面部角度和眼神去體現”;“畫恐龍要先畫骨架”;“恐龍在國際上的命名方式有三種”……21歲時,他的作品遠古翔獸復原圖發表在了英國《自然》雜志的封面上,這是該雜志第一次將中國人繪制的古生物復原圖作為封面。如今,尚未到而立之年的趙闖所繪制的中國恐龍復原圖稿,又登上了國家名片——郵票。

          趙闖表示,恐龍圖稿的繪制,與其他人物或是風景繪畫最大的區別在于:在恐龍的畫面中,要表現的內容更多。以恐龍身上的鱗片來說,每一片鱗片都需要描繪清楚,這就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甚至需要結合多種藝術手法來共同完成。例如在《走近恐龍》、《郵票上的中國恐龍》等郵品中,趙闖的配圖就包含了全彩、寫實、手繪、油畫等多種不同的繪畫手法。

        趙闖先生和楊楊女士在專訪現場,并向大家展示郵品《恐龍世界》郵票拼圖卡書
        趙闖先生和楊楊女士在專訪現場,并向大家展示郵品《恐龍世界》郵票拼圖卡書

          趙闖向記者介紹道,雖然恐龍已經滅絕很多年,但是恐龍化石和原始論文都是科學復原的來源。復原恐龍除依靠合理的想象外,更多的則是依靠大量的閱讀和考證后的科學展示。因此,趙闖在繪制恐龍圖稿的初期,選擇了通過上網或是在圖書館借閱原始論文的形式來提升自己作品的科學性。而論文的學科跨度也相當之大,復原一只恐龍圖稿,趙闖需要參考的文獻資料往往可以橫跨動物解刨學、現代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等多個學科。直到后來,“和科學家們都成了好朋友”,于是就開始“見面交流,看化石原件,參與挖掘,掌握第一手資料”。正是這些二十年如一日的積淀,最終都滲透在了郵票郵品的產品設計和圖案繪畫中,奠定了這次中國恐龍在我國郵票郵品上最盛大的一次科學性展示。

          十八版畫稿終定稿,郵票全景展示最具代表性中國恐龍

          趙闖介紹說,最終呈現在《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畫面上的16只恐龍,均為中國恐龍中最有研究價值、最具有代表性的恐龍。它們是經過了反復多輪的研究討論后,從我國現已記載的160多種恐龍中反復篩選得出的,其中既有中國自主挖掘出的第一只恐龍“祿豐龍”,也有我國唯一的角龍類恐龍“中國角龍”,更有符合大多數國人心中恐龍“齜牙咧嘴”形象的、新中國成立后發現的第一種大型食肉類恐龍“永川龍”等,盡可能滿足了中國恐龍的多樣性和時空概念。

          趙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7月份接到郵票設計約稿函開始,到今年3月份圖稿正式定稿,先后共調整了18版圖稿。因為郵票圖稿繪制屬于美術作品的一種,而美術作品的創作又必須遵循邏輯順序和美學原理,因此,“最大的困難在于要將所有恐龍呈現在一幅畫面上,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恐龍都生活在同一時期或者同一地點。”

          為了讓不同時期不同體積大小的恐龍有邏輯的呈現在郵票中,趙闖在圖稿上巧妙地繪制了一條河灘,使恐龍從早至早侏羅紀時期的祿豐龍與中國龍的位置開始,向右延續至華陽龍、永川龍,再向下向右逆時針旋轉,最終到生活于白堊紀晚期的青島龍,將此河灘當做時間軸,將不同時期的恐龍沿歷史長河依次布局。此外,趙闖將38米長的大型汝陽龍放至郵票最上端、1米長的小盜龍放郵票最下端,通過這種近大遠小的布局設計,完美解決了恐龍身長差異巨大又同處一圖的比例問題。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在熒光燈照射下可顯示恐龍骨架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在熒光燈照射下可顯示恐龍骨架

          兼顧科學與藝術 郵品拉近恐龍與讀者距離

          楊楊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本次郵品和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 將恐龍題材的科學性和內容創作的趣味性相結合,是本次創作的主要思路之一。以郵品《中國恐龍》本票冊為例,該產品講述了30余種中國恐龍的生活時代、演化過程以及生活環境等內容。“為了讓讀者得到更多畫面之外的恐龍知識”,楊楊女士堅持以科學性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使用文學性的創作方式,打破了讀者的年齡界限,讓中國恐龍這一老少咸宜的題材走近更多讀者。

          在文創產品的創作過程中,楊楊女士以《楊楊和趙闖的恐龍物語》精裝4本郵票書為例向記者介紹道:這四本書是楊楊和趙闖聯手獻給青少年朋友的禮物。楊楊介紹道:在這套郵票書中,他們將恐龍化身為故事主角,使用散文式的方式,“深入到每一只恐龍的生活中去,描寫了恐龍的情感或遇到的問題,并將每一只恐龍臉譜化,給它們分別起一個名字”,借恐龍的故事,講述青少年自身面臨的問題,和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周圍的朋友和世界。

          據悉,本次中國集郵總公司共推出《中國恐龍》系列郵品及文創產品共十余種,將于5月19日與廣大集郵愛好者見面。郵品包括《中國恐龍》首日封、PZ郵折、本票冊《郵票上的中國恐龍》郵票冊、《恐龍大觀》郵冊等,文創產品包括《馬門溪龍》模型套裝、《七只小恐龍》模型套裝、《它們:恐龍時代》郵票書、《楊楊和趙闖的恐龍物語》郵票書以及《中國恐龍》鏡框等。

        《探索與發現》恐龍挖掘玩具套裝擺件
        《探索與發現》恐龍挖掘玩具套裝擺件
        《恐龍大觀》郵冊產品圖
        《恐龍大觀》郵冊產品圖
        來源:新浪收藏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