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郵卡專版>>郵卡知識>>正文
         
        郵市火爆贗品橫行 更需巧辨“李鬼”郵票
        發布日期:11-03-14 08:30:4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勞動報 作者:
        1997年郵市繁榮之時,仿制、盜印的各種郵資票品紛紛出爐,特別是其中的一些珍郵贗品,害人不淺。今年郵市再度升溫,“李鬼”郵票很可能卷土重來,我們特別提醒集郵愛好者要擦亮眼睛,提高辨別真偽郵品的防范意識和能力。 “你看,這枚真的《庚申猴》采用的是雕刻版印刷,而這枚假票用的是膠版印刷,毛發不凸出,且齒孔不規則,只要稍作比較,就能予以區別。”資深集郵家一邊拿著實物,一邊向收藏者講解著辨別假郵的技巧。

          在“3·15”到來之際,云洲古玩城舉辦新中國郵票辨偽展,吸引了眾多集郵愛好者,不少人更是帶著自己的郵品前來向“老法師”取經,以鑒真偽。

          高價票是造假主要目標

          “由于市場價格較高,庚申猴票和一些早期的文革票是造假者的主要對象。”云洲古玩城郵幣市場部副經理徐建華告訴記者,“這次郵展展出了真假郵票200余片(套),范圍基本涵蓋了新中國成立后發行的紀特、JT、文革、編號票以及封、片、小型張等各大類,其中不乏珍郵。通過展示、對比,可以使集郵愛好者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了解。”

          從之前市場上發生的一系列假郵詐騙案件來看,大多采用了低價誘惑的策略。這些騙子利用人們想撿漏的心理,編造一些故事,低價出售這些假郵,很容易讓買家心動。

          去年,寶山警方曾經破獲一起系列假郵詐騙案,涉案價值約10多萬元,受害者都是年過花甲的集郵愛好者。其中一位陳老伯在郵局門口碰到一名中年男子。他自稱父親去世后留下一本郵冊,想變賣換錢。郵冊里面有“梅蘭芳舞臺藝術”、“毛澤東最新指示”……張張都是珍品,最后一頁竟是世界珍郵“祖國山河一片紅”。這枚郵票曾經賣出68萬元的高價。而整本郵冊男子只出價2萬元。陳老伯以為碰到了不懂行的人急于出貨,便用自己多年收藏的價值1萬多元的紀念錢幣與男子交換,回家后才發現這些“珍郵”都是贗品。

          偽票制造的幾大手段

          上海集郵文獻研究會會長王夫良告訴記者,假水印、假背膠、假加蓋等,都是偽票制造者的常用手段。

          上述那個案件,其中的“珍郵”全是造假者從郵票目錄書中摳出的印刷圖片,通過重新處理冒充真郵。為達到逼真效果,造假者還用錐子和鉸鏈自制打孔器,在圖片邊緣打出一圈類似郵票上的齒孔。

          這種造假手段應該說還是比較低級的,只能欺騙一些老年集郵者,而像近年來在網絡上出現的一些假郵票銷售則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欺騙性更大。

          如在某交易網站曾經出現過一枚“一片紅”郵票,上面還蓋有1969年的郵戳,價格才幾千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不舍那“轉”出的東北
        3月9日集幣視點(集幣專
        特別推薦
        ·“錢”途似景的貴金屬紀念幣
        ·全力推進貨幣金銀工作科學發展
        ·中式私宅 院落的回歸
        ·風流成龍各地豪宅曝光
        ·價值10萬美元 黑桃A頂級香檳
        ·寶格麗Gerald Genta系列表
        ·倫敦展出罕見梨形大黃鉆 重達110克拉
        ·古典與創新 上演英倫珠寶大戲
        ·酩悅粉紅香檳 將傳頌愛意進行到底
        ·傳統老世界葡萄酒法定分級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