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關注低價郵品 |
發布日期:11-03-27 09:05:4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張吉弟 |
集郵是一項大眾化收藏活動,參與者多為中低收入者,還有一部分青少年。這種性質決定了集郵應重在普及,形成廣泛的群眾基礎,郵品的價格也要適應多數人的承受力。目前那些已上萬元的郵品,只能供一部分高收入者去收藏,對普通集郵者來說已是財力所不及。雖說高價郵品強者恒強,仍有上漲的空間,但其漲幅已不會像先前那樣幾十倍、上百倍的增長。 集郵既然是收藏,集的就是未來,而非眼前的一點收益。故筆者以為普通集郵者不妨多關注一些價格偏低的郵品,從中挑選存世量不大,漲幅不大的郵品,耐心的持有。理由有三:一是低價郵品普通集郵者都能買得起;二是低價郵品同樣具有收藏價值;三是增值的潛力也比較大。縱觀郵市行情的變化,現時的高價郵品無一不是從低價漲上來的,只是過程有長有短,漲幅有大有小而已。現時的低價郵品中,有些品種未來也會成長為高價郵品。筆者在集郵實踐過程中就曾嘗到過這種甜頭,例如當人們在熱衷于集JT新票時,推動著郵價的節節攀升。而此時對JT舊票,尤其是對信息含量大,價格又偏低的實寄封片卻不感興趣,有人甚至將舊信封上的郵票洗下來收藏。筆者因收入微薄,就不斷收集這類低價郵品,竟然集全了一個大全套的舊票和實寄封。時至今日,JT舊票的增幅不僅和新票相同步,JT大全套的實寄封還大大超過了新票的增幅,而且市場上不見有售。又如過去文革、編號的市場價格只有新票的10%,而現時文革、編號舊票的價格分別是15%和20%,也超過了新票的增幅,且較新票變現容易。再如前幾年貼普票的語錄封,3—5元1枚,很易到手,現已漲到15元/枚,市場上還少見。由此推斷,那些發行量大,通信貼用少,價格偏低的編年舊票和實寄封,隨著郵識的提高,集郵者的挖掘,未來也或將成為增幅較大的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