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娛樂天地>>經營笑話>>正文
         
        銅扇10斤重傍身亦文亦武 工藝后繼無人將失傳
        發布日期:10-01-05 08:59: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陸師傅展示銅扇,他是這一傳統工藝的兩個傳人之一。

        陸師傅給銅扇作最后加工。

        起源于明代 扇面為銅片刻有詩詞 面臨工藝失傳

        文/記者何道嵐圖/記者曹景榮

        一把重達10斤、全銅所制、能雕刻書法兼比武傍身的折扇不僅僅出現在電影中。

        在廣州恩寧路八和會館旁的一家銅器店里,兩名師傅正傳承著“銅扇”這一源于中國明代的傳統工藝。銅扇曾因投文人墨客之所好而盛極一時,然而如今少人問津,后繼乏人。

        現代技術讓古扇進化

        明代的銅扇是以牛筋串連鐵片制作而成,扇片之間相互比較松散,牛筋容易斷裂,也不適宜用扇面進行砍削。

        “這是受古代冶金技術所限制。”陸紹強將這一工藝改良,變成銅片互扣式的制作方法,扇面材料改為銅片,更加堅固耐用,扇片之間不易斷裂。銅扇的純銅材質使然,在使用一定時間后,色澤會更加光鮮,“扇子也是有靈性的”。

        銅扇工藝恐后繼無人

        陸紹強說,盈利并不是他制作扇子的主要目的,一把普通的銅扇材料成本約200元左右,主要貴在人工成本上,售價起碼要1500元起,訂做的客戶比較少,主要都是武術家,“接到訂單才做,做這個只是興趣。”

        “制扇對手工工藝的要求很高,扇柄的凹痕都是人手用銼子一下一下鑿出來的。”如今,陸紹強負責銅扇的書畫雕刻,制造則由師傅唐保國負責,這兩位老廣州肩負著銅扇的傳承大任。

        銅扇制作成本較高,人手制作耗時4至5天才完成一把,售價從1500元至4000多元不等,缺乏市場;其次,年輕人一方面缺乏傳統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做銅扇不能賺大錢,很難吸引新人,因此“我們這一代過后,便后繼無人了”。

        重3至10斤 能看不能扇

        在恩寧路143號的銅器店里,銅扇雕刻師傅陸紹強說,銅扇相傳起源于明代,基本結構至今不變。銅扇尺寸可大可小,重量從3斤至10斤不等,最大的一把銅扇,扇面半徑有52厘米。

        其中一把銅扇的扇面上,可看到人手雕刻的詩詞,分別用正楷、隸書和行書刻上明人屠隆的詩詞作品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字跡清晰有力,扇子的另一面則是一副山水字畫。銅扇的構圖與一般折扇無異,多是一面詩詞,另一面圖案,“扇面上的字畫是機器無法完成的。”

        由于太重,銅扇難以作扇涼用。陸紹強告訴記者,現在的銅扇多取其裝飾性和工藝性,“有不少人要求訂制扇子,用作裝飾和收藏。”

        古文人傍身用 能文亦能武

        明代的道教練功者是銅扇的創始者。原來,古人攜帶刀劍走在大路上過于顯眼,扇子相比之下更便于攜帶,也符合文人的身份。

        相比一般刀劍,銅扇在防身的同時也不會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1月4日集幣視點(本站
        12月31日集幣視點(本
        特別推薦
        ·情人節甜蜜甄選 歐米茄碟飛腕表
        ·低調的奢華 那些腕表傳播的慈善文化
        ·小提琴靈感成就美度新款女士腕表
        ·中國金幣金條(珍藏版)隆重發行
        ·英菲尼迪G37彩繪版 精美藝術
        ·Doris Vinci桃麗芬奇09圣誕腕表
        ·2.8億 翡翠原石“大地之心”現身上海全球尋
        ·酒徒朝圣 深入巴羅莎谷酒神地盤
        ·香檳的種類與選擇
        ·這些藏品 連故宮都沒有?
        經典美圖
        孫儷時尚寫
        性感泳裝當
        林心如俏麗
        英揭曉全球
        陳真女一號
        09年華麗轉
        克隆香水廣
        李念圣誕寫
        戴嬌倩寫真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