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期兩天的全國集郵書畫作品展7月28日在甘肅酒泉市博物館圓滿落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共同主辦了此次“壯麗七十年、闊步新時代”全國集郵書畫作品展。展覽展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郵政發行的1347套共4668枚郵票,這些郵票記錄了我國各領域建設發展的精彩瞬間,充分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成就。另外,代表目前我國集郵界的最高水準、在武漢世界集郵展覽上獲得大金獎的6部45框郵集,也在展覽中亮相。
本次展覽是首次將集郵與書畫文化跨界融合的全國性展覽。參展的書畫作品是從全國29個省級集郵協會選送的222幅作品中遴選出來的。經專家評選出的173幅參展作品中有書法作品137幅,繪畫作品36幅。這些作品書畫結合、借筆言志,反映了集郵者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和高雅的藝術素養,且進一步豐富了集郵文化活動內涵。
展覽期間,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組織召開了集郵專家座談會。會議由楊利民會長主持,孫蔣濤副會長、李曙光副會長、劉佳維副會長做了主題講座。孫蔣濤副會長以自己珍藏的大龍郵票為例講述了傳統郵集的編組要領,分享了有關大龍郵票設計、發行、印刷、使用、收藏的研究成果,對大龍郵票的設計圖稿、試樣與印樣,各面值郵票的版式及用紙,在不同郵政業務的使用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細致的傳統研究,勾勒出清晰完整的大龍郵票家族圖譜。李曙光副會長講述了“文”票的收藏故事,提出了“文”票的編組建議,呼吁郵票目錄應該全部收錄“文”票中未發行郵票。劉佳維副會長針對目前我國郵票設計、雕刻中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分享了個人集郵心得和體會。楊利民會長在總結中以全國集郵書畫作品展為例,講述了集郵創新對于豐富集郵文化生活的重要意義,希望集郵活動在繼承過去好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方向和形式,繼續做好普及與提高。楊會長對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換屆大會籌備工作做了簡要介紹,同時希望各級郵協關心民間郵會的發展,引領、支持、幫助民間郵會開展各種集郵活動。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郵聯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