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須掉 |
發布日期:04-08-07 11:3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中國郵政史上規模最大的銷毀庫存紀特郵票行動已于6月25日正式開始,至今已經一月有余。從實際情況看,這次銷毀工作取得一定的積極影響。由于是集中銷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局均相繼將庫存的1992年~2001年紀念特種郵票就地封存,隨后清點、造冊,送至北京進行銷毀,可見其工作的嚴密性和嚴肅性。 銷毀庫存紀特郵票行動本是國家郵政局為調整我國郵品庫存結構,保持集郵活動健康發展而采取的重大舉措。但筆者從有關媒體對郵票銷毀的報道得知,這次郵票銷毀行動還是遮遮掩掩地留下了一截尾巴,而且這截尾巴還相當大。 例如,河南省郵政局就按規定留存了10余種有關河南題材的郵票,如《龍門石窟》、《古代書院》、《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等郵票。照此推理,全國內地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者按:包括臺灣、香港、澳門我國共有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如果都按照河南省郵政局的做法,均留存當地題材郵票,那么,這個數量加在一起會相當可觀。據有關媒體報道:國家郵政部門在1992年-2001年間,共發行紀特郵票315億枚,累計人民幣300多億元,而此次銷毀的僅分別占兩者的9.5%和10%,對整個庫存紀特郵票的數量來說,所銷毀的數量充其量只能算“小兒科”。可以說,盡管國家郵政局銷毀了庫存的一部分,但還有數量相當大的一部分郵票仍在伺機進入郵票市場。 我國有句成語叫做“尾大不掉”,其出自《左傳·昭公十一年》中的“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其意是指尾巴太大,掉轉不靈,這個道理是眾所周知的。前面提到的郵票銷毀行動中留下的尾巴,必然會在條件允許的時候甩出來干擾郵票市場,造成對我國郵政業新的沖擊。這也是眾目昭彰的。 從目前的郵票市場行情來看,郵票打折的現象雖然有所遏制,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從中或許可以分析出,眾人對“尾大不掉”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廣大郵人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推論:在銷毀庫存紀特郵票行動過后,郵票大幅度打折的現象也許還會卷土重來,所以期望能將這個“大尾巴”來個徹底的斬斷。 為了建設和健全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郵票市場,確保集郵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更多的群眾加入到集郵者的行列中來,我們期待國家有關部門在制訂政策時要切記“尾大不掉”的道理。 中國集郵報 黃添喜 |
上一篇:歇夏期的市場并不弱 郵品市價頻頻上臺階 寶 木 |
下一篇:“八仙”瞞天過海 郵商苦不堪言 |